不向亭衢跨紫骝,却从江上驾扁舟。
风吹骇浪花翻雪,雨压低篷人俯头。
一日行时三十里,寸心怀却万千愁。
明朝水净天无际,高挂云帆出北州。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舟中阻风”,即乘船遇风受阻,诗人在江上行舟,遇到大风,无法前进。这一句写舟行受阻,但并没有直接描写风大,而是通过“跨紫骝”、“驾扁舟”来表现。“却从”二字表明诗人没有选择其他路线,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不向亭衢跨紫骝”是说,自己并不去亭子里骑马,而是选择在江上乘船前行。“亭衢”指代的是陆地上的交通要道,而诗人选择在江上行走,说明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险的道路。“却从”二字,既写出了自己的无奈,又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胸襟。接下来两句,写风浪之凶猛。“风吹骇浪花翻雪”,这是说风浪之大,如同花一样翻飞,像雪一般洁白。“雨压低篷人俯头”,这是说雨水之多,如同压着船帆一般沉重,使人不得不低下头。“骇浪”、“花翻”、“雪白”、“低篷”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风浪之大、雨势之急、船帆之重的景象,让人感受到风雨交加时那种艰难困苦的氛围。“一日行时三十里,寸心怀却万千愁”是说一天只走了三十里路,而心中却有万千忧愁。这句是说虽然行进缓慢,但是内心却是十分焦虑和忧郁的。“一日行时三十里,寸心怀却万千愁”,诗人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忧郁。“一寸怀”是说自己内心忧虑重重,而“万般愁”则是说自己忧愁之多、之深、之浓。“明朝水净天无际”是说第二天水清天高,无边无际。“高挂云帆出北州”是说在这样晴朗美好的天气之下,可以挂帆远行,离开北方。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未来情景,也是诗人对自己当前处境的一种解脱和超越。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也可以说是对当下境遇的一种解脱和超越。“明朝水净天无际”,这是说明天天气晴好,天空广阔,视野开阔,心情自然也会舒畅。“高挂云帆出北州”,这是说在这样的天气之下,可以扬帆远航,离开北方。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也可以说是对当下境遇的一种解脱和超越。
【答案】
①不向亭衢跨紫骝(不骑马),却从江上驾扁舟:诗人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险的道路,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的胸怀。②风吹骇浪花翻雪(狂风巨浪),雨压低篷人俯头:风浪和雨水都很大,船身颠簸,令人畏惧。③一日行时三十里(行进缓慢),寸心怀却万千愁:虽然行进缓慢,但内心却是十分焦虑和忧郁的。④明朝水净天无际(明天天气晴好),高挂云帆出北州: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