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太守孰能俦,五马分符古列侯。
骑从偶然过绩邑,鲰生何幸识荆州。
桥头杨柳春先得,江上芦花雪未收。
朝罢君恩应借寇,莫教父老永凝眸。

【注释】

文章太守孰能俦,五马分符古列侯:指黄太守文才出众,堪与古代的名将相提并论。五马分符是汉代皇帝赐给大臣的一种凭证,表示其地位之高。五马分符古列侯,意即像古代名将为一样。

骑从偶然过绩邑,鲰生何幸识荆州:绩,县名,今属江苏省,汉末置。

鲰生,对人谦称自己,意为平庸无奇的人。识荆州,指作者在黄太守府中任职时,偶然经过荆州(今湖北江陵),得以认识黄太守。

桥头杨柳春先得,江上芦花雪未收:桥头、江上两句,形容春天景象。桥头杨柳先得春,指柳树最先发芽抽枝。江上芦花未收雪,指芦花尚未被雪覆盖。

朝罢君恩应借寇,莫教父老永凝眸:君恩,指皇上的恩情。借寇,指借机报效国家。莫让老人们长久凝视,意谓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注视着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黄庭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得罪新党,被贬到涪州任知州。他到任后写了《次韵答黄持国书》,表达他对黄太守的敬仰之情。此诗即是赠别之作,全诗四句,前二句称赞黄太守的才能和政绩,后二句写自己受黄太守提拔,得以在黄州任职的感慨。

第一句“文章太守孰能俦”,是说黄太守的才干和文采,堪比古代名臣。“孰”同“熟”。这句的意思是说,黄太守的文采才华,谁能与之相比呢?“孰能俦”就是“谁能比拟”。这里用一反问的语气,强调黄太守的才干和文采,非同一般。

第二句“五马分符古列侯”,是说黄太守的官衔和权位,都是很高很大的。“五马分符”是汉代皇帝赐给功臣的一种信物,代表其官职和军权。这里比喻黄太守的职位和权力都很大。

第三句“骑从偶然过绩邑”,是说自己偶然来到绩邑县(今湖北省监利县)办事,得以认识黄太守。“绩邑”“鲰生”,都是地名。“偶然”,是说没有预谋,也没有安排。“绩邑”,是今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县。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因为偶然的机会,在绩邑县办事时认识了黄太守。

第四句“鲰生何幸识荆州”,是说我自己是多么幸运啊!能够有幸结识这样的一位太守。“荆州”,是今湖北省荆州市。这句的意思是,我在绩邑县偶然遇到黄太守,感到非常幸运和高兴。

第五句“桥头杨柳春先得”,是说桥头的杨柳树,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最先吐露绿芽。这两句的意思是,桥头的那几棵杨柳,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最先吐露出嫩叶,好像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了。

第六句“江上芦花雪未收”,“江”是指长江,“芦花”是芦苇的花絮,白色的。“雪未收”是说雪花还没有完全落下。这句的意思是说,长江边上的芦苇,在大雪纷飞的时候,还没有被雪花覆盖起来。这两句的意思是,那几棵杨柳树最先吐露出嫩叶的时候,江边的芦花还裹着雪珠,还没有完全融化。

第七句“朝罢君恩应借寇”,意思是说在朝廷结束之后,我应该抓住机会,为朝廷效力。这里的“借寇”,是说利用这个机会来报答朝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朝廷结束了,我应该趁着这个时机,为朝廷做出贡献。

最后一句“莫教父老永凝眸”,是说不要让家乡的人们长时间地注视着你,希望你能够早日回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朝廷结束了,我应该趁这个机会,回到朝廷去工作。

前两句赞美黄太守,后两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