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亭皋白露凉,萧萧秋意近重阳。
小楼客去浑无事,唯有寻诗镇日忙。
注释:木叶飘落,亭皋之上白露清凉,秋风萧瑟,近重阳时节。小楼上客人离去,我无事可做,只有寻诗消遣,终日忙碌。
赏析:《次韵杨内翰宾筵留咏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在宴会上作诗留念,抒发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木落亭皋白露凉,萧萧秋意近重阳。
小楼客去浑无事,唯有寻诗镇日忙。
注释:木叶飘落,亭皋之上白露清凉,秋风萧瑟,近重阳时节。小楼上客人离去,我无事可做,只有寻诗消遣,终日忙碌。
赏析:《次韵杨内翰宾筵留咏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在宴会上作诗留念,抒发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注释】 富阳:今浙江杭州富阳。 渺渺:渺远貌,指江村路遥远而辽阔。 扁舟:小船。薄暮:傍晚。 人家:指农家茅舍。竹坞:竹林环绕的村庄。 潮声:海潮的声音。山阿:山脚,这里指南面的山坡。 雁影:大雁飞过留下的影子。 棹郎歌:船夫唱的歌。 【译文】 远远望去,江村路漫长而宽阔,我乘着小舟在这傍晚时分经过。 村庄里房屋连着竹林,野火在山脚下燃烧。 秋风吹来雁群惊起,远处传来海潮阵阵声响。 推开船篷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清河” - 关键词:“日暮”和“劳行役” - 注释:诗的开头提到了“清河”,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清河附近进行某种工作或活动。 - 赏析:首句为诗歌定下了基调,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仍在劳作。 2. 翻译: - “日暮劳行役” - The sun sets on the laborious journey. 3. “官河驻短篷” - 关键词
注释: 舟中杂咏 其一:在船中吟咏的诗歌。 买得扁舟稳,浑如米氏船。 看山篷屋坐,待月柁楼眠。 鸥静偏怡趣,鱼多不论钱。 南风十日好,百丈漫须牵。 译文: 买得小船安稳,如同米芾的船只一样。 在篷屋里看山,驾着舵楼上的船睡觉。 鸥鹭静止更显雅趣,鱼儿繁多不值一提。 南风吹拂十天好,百丈长绳要牵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上吟咏的作品。全诗以“舟中杂咏”为题,共四句,每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暮过山寺 寂静的南朝寺庙,荒凉地坐落在郊野。 夕阳下僧人清扫落叶,秋雨中燕子离开旧巢。 断石横卧在草丛中,残存的小龛半掩着茅草。 道旁泉水涌出碧波,仿佛是虎奔跑过的踪迹。 译文: 寂静的南朝寺庙,荒凉地坐落在郊野。 阳光下僧人正在扫叶,秋雨中燕子离开了旧巢。 断石横卧在草丛中,残留的小庵半被茅草覆盖。 道边的泉水涌出碧波,仿佛是猛虎奔跑过的踪迹。 注释: 1. 寂寂南朝寺:寂寂,寂静无声
诗句释义 - 离群应已久:离开了群体,已经很长时间了。 - 远地只孤飞:在远方的地方独自飞翔。 - 月冷呼声疾:月光寒冷,叫声显得急促。 - 云闲顾影稀:云层悠闲地注视着身影稀少。 - 萧萧蒲苇老:萧瑟的风吹过芦苇,使之变得衰老。 - 粒粒稻粱微:一粒粒稻谷和小麦都显得微小。 - 几夜回塘梦:连续几个夜晚回到池塘里做着梦。 - 分明向北归: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向北飞行。 译文对照 -
注释 吴江:即太湖,在今江苏省。 挂席:指乘船。 长吟:即长啸,大声地吟咏。 轻凫(fú):野鸭。 鲜鲫(jì):鲫鱼。 丝筒:细竹筒。 照水蒹葭白:照在水面上的蒹葭(一种植物)是白色的。 酣霜橘柚红:橘子和柚子在霜中成熟,颜色是红的。 豳风:《诗经》中《国风》的一部分,是周代西周末年、春秋初年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乡土民情淳朴美好。 赏析 此篇是写诗人行舟于吴江道中所见之景
注释: 1. 去去朝京国:意为匆匆前往京城。 2. 图书满画船:意味着在旅途中,满载着书籍和文物。 3. 丹枫连水驿:形容丹枫如火,与水边的小驿站相映成趣。 4. 白鸟没江烟:描绘江面上白鹭飞翔的景象。 5. 候吏朝挝鼓:描述早晨,当值的官吏击打战鼓的场景。 6. 渔歌夜扣舷:描绘夜晚,渔民唱着歌声,拍打着船舷的情景。 7. 盛时官况好,何异去登仙: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句释义 1 小隐东林地:在东林的一个小角落里隐居。东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特定的地点名称。 2. 身闲岁月忘:由于隐居,身体闲适,时间流逝也仿佛忘记了。 3. 曲池山倒影:池塘边山景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4. 虚阁水生凉:空旷的阁楼里,水生凉意。 5. 雨润琴丝慢:雨水滋润着琴弦,使得弹奏起来更加缓慢柔和。 6. 风薰药臼香:微风拂过药臼,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可能指的是制作中药的场景。 7
日暮添乡思,孤舟宿广陵。 ——日落时分,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独自乘坐小船在广陵过夜。 晚风摇酒旆,寒雨湿渔罾。 ——晚上的微风中,飘扬着酒家的旗帜;寒雨中,渔翁的渔网被雨水打湿。 影暗原头树,光微渡口灯。 ——在原野上,树木的影子昏暗;在渡口,微弱的光芒闪烁。 故园何处是,归梦杳难凭。 ——我不知道家乡在哪里;归家的梦渺茫难以实现。 注释: 广陵:古县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翘首金台道,孤舟几日程。 陇(lǒng)云迷客梦,江月照离情。 远水连天白,高河下露清。 不堪凉夜永,蟋蟀近人鸣。 【赏析】: 《舟中杂咏·其四》,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翘首金台道,孤舟几日程”,点出诗人乘船在水上行进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自己的心境。金台道,指代京城长安的道路。诗人登上舟船,遥望远方的京城长安,不禁想起自己远离故乡、宦游他乡的辛酸历程
童轩的《次韵杨内翰宾筵留咏二首》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马首黄尘十丈飞,蓝袍今已化缁衣。 - 诗句解析:此句描述了一种壮观的景象,马首扬起,尘土飞扬至十丈高,而主人公已经换上缁衣,即僧衣。这反映了一种转变或放下的过程。 - 关键词:缁衣、红尘 - 译文:尘土飞扬至十丈之高,身着缁衣(僧侣服饰)的我,已放下红尘(世俗)的羁绊。
【注释】沔县:今湖北省仙桃市。道傍:路旁,近于路边。民舍:指农家的住所。偶:偶然。几家:几户人家,数家。村:农村。团阴:树丛形成的阴凉地。掩门:遮挡门扇。莫道:不要说。野人:指乡村的普通百姓。事少:指生活简朴、清苦。晓晴:清晨的晴天。篱落:篱笆。散鸡豚:喂鸡喂猪。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民日常生活的诗。诗人行经沔县道边时,发现有几户农家同住一村,门前有绿树成荫,遮蔽了大门
【注释】 ①褒城:今属四川广元市剑阁县,位于嘉陵江上游。 ②羸马:瘦弱的马。 ③“风景苍苍”两句:指远望时,只见苍翠连绵的群山,在朝霞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晰。清,一作“青”。 ④十里青山:指绵延不绝的群山。行树:排列成行的树木。 ⑤豆花篱落:泛指村舍中的竹篱和木栅。豆花,即豆苗。篱落,篱笆。草虫鸣:指春末夏初时节田间地头草丛中的各种昆虫发出的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
【注释】 1. 镜掩孤鸾:镜子遮住了孤鸾,指妻子已去世。 2. 孤鸾:传说中雌雄鸳鸯成对飞走,只留一只为孤鸾,这里比喻夫妻分离。 3. 几回:几次;多次。 4. 柏舟诗:相传卫武公妻庄姜,与共姜情好不衰。武公死而惠姜淫于二子,武公之妾发柏舟诗以讽之,武公闻之,乃娶庄姜而黜惠姜。事见《诗经·鄘风·柏舟》。 5. 稿砧:同“捣衣”,古代妇女洗衣缝补衣物时敲打的石制或木制的砧。 6. 应说:应当说。
【注释】九月三日送同使朱司厅柩出汉州南门怆然有作:九月三日,指九月三日,即重阳节。同使朱司厅,朱司厅是朱思颜的字,朱思颜曾任蜀州刺史,时在成都,任上去世。同来不同去,意思是与他们一同来到四川,却要离开。暮云回首一沾巾,意思是看着远行的人渐行渐远,不禁流泪。 【赏析】此诗为诗人在送别朱司厅后所作。首二句写自己对朱司厅死讯的惊愕,并感叹自己无才,不能安慰他。“愧我”,自谦语,表示惭愧
【注释】三月十二日:即公元763年春的某一天。夔府:唐代夔州州治,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塘峡口。过夔城:经过夔州城。巴东水:巴东是地名,在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湖北东部。清:清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乘舟过夔门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船中人欣赏着江景,春雨绵绵如同书画一般。第二句写满篷山色从夔门而过,诗人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他喜欢这种美,甚至觉得它有如诗人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清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