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莫若猛,有德斯以宽。
火烈望之畏,水弱民玩焉。
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
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
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
诗句解释:
- 感寓 - 这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将表达某种感触或寄托。
- 为政莫若猛 - 治理国家应采取果断严厉的措施。
- 有德斯以宽 - 拥有道德的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 火烈望之畏 - 强烈的火焰令人畏惧。
- 水弱民玩焉 - 温和的水使人失去警惕。
- 宁知一念慈 - 宁愿知道一个慈悲的行为,也不愿看到连续的灾难。
- 流祸不可旋 - 因为一个慈悲的举动而导致的灾难是无法挽回的。
- 萑苻盗群起 - 盗贼因贪婪而聚集。
- 尽刈犹草菅 - 全部收割就像处理野草一样轻易。
- 猛宽贵相济 - 强硬与宽容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 至哉宣父言 - 这是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了治理的高明和智慧。
译文:
政治上最理想的是采取严厉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秩序。然而,仅仅依靠严厉可能不足以维持稳定,因此也需要有仁慈的一面来缓和紧张气氛。当人们看到火光时会感到敬畏,但当水流温和时,人们可能会感到放松,并忽视潜在的危险。我们常常只愿意记住一个慈悲的行为,但却无法想象连续不断的灾难。一个慈悲的决定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正如在处理盗贼问题时,简单的杀戮可能只是像割除草木一样容易。真正的治理需要强硬与温柔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孔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结合这两种态度,我们才能找到治国理政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治理国家时必须同时运用强硬和温和手段的观点。通过对比“火”和“水”的不同影响,诗人强调了不同环境下应采取的策略。此外,诗中也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尽管慈悲可能是必需的,但它不能取代必要的严厉措施来应对紧急情况。这种观念体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策略,即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力量来防范外部的威胁。最后,通过对孔子言论的引用,这首诗加深了其对于治国理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