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
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
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
瑶池桃实竟何物,可怜王母萧飒蛾眉秋。空闻驭黄鹤,不见来青牛。
丹砂卒难转,白雪忽满头。君不见少翁栾大骨已朽,茂陵松柏悲风吼。

【注释】

  1. 沙木:指驿壁。
  2. 二仙传道图:相传古代有二神仙,在驿壁上画了一幅传道图,内容是教人们修行的方法。
  3. 拟:仿照。定襄郭公:即唐代诗人李贺。
  4. 蓬莱之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山。
  5. 渺何许:渺茫在什么地方。
  6. 如蚁:像蚂蚁一样多。
  7. 遂令:于是使得。方士:道士的泛称。
  8. 神其理:把道理神秘化。
  9. 宁知:怎能知道。
  10. 茫茫:茫茫然。
  11. 区区:微不足道。
  12. 学仙子:模仿仙女的样子。
  13. 笑杀:讥笑。东家丘:指李贺墓所在的东郊土丘。
  14. 瑶池桃实:指王母娘娘的蟠桃。
  15. 萧飒蛾眉秋:形容王母娘娘的容貌。
  16. 空闻:只能听到。
  17. 来青牛:传说中西王母驾车的青色牛。
  18. 丹砂:丹砂砂,一种矿物,古人认为可以炼丹。
  19. 雪忽满头:头发上落满了雪。
  20. 君不见……者骨已朽,茂陵、松柏,皆指汉朝汉武帝陵墓附近的茂陵和松柏。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仙事抒发作者感慨的七律。全诗以仙人为题材,通过描写仙人与世俗的冲突,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蓬莱之山渺何许,中有仙人聚如蚁”,描绘出蓬莱山的虚无缥缈和仙人聚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
    颔联“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进一步描绘了仙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以及道教人士对此的神秘解释,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无奈。
    颈联“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通过对神仙世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他看到了神仙世界的美好,但也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情。他认为,即使神仙世界再美丽,也抵不过现实世界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他也看到了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东西,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这种认识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
    尾联“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金石一般坚硬,但最终也会消逝。而学习仙道的人却无法留下自己的形体,只能成为笑话。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它不仅体现了李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