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残暑饯离筵,击节长歌宝剑篇。
辛苦携家南向亳,恩荣随例北辞燕。
垂杨驿路三千里,乔木人家五百年。
想过故乡先驻马,古穰秋熟酒如泉。
【诗句注释】:
西风残暑饯离筵,击节长歌宝剑篇。
辛苦携家南向亳,恩荣随例北辞燕。
垂杨驿路三千里,乔木人家五百年。
想过故乡先驻马,古穰秋熟酒如泉。
【译文】:
秋风送走了炎热的暑天,饯别宴席上奏起了悲凉的乐曲,李廷用挥剑长吟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
他带着家人艰难地跋涉到南方的亳州,享受着荣耀和恩泽,但也要随着惯例向北告别京城。
在驿站路上杨柳依依,离家已有三千里的路程,家乡已经存在了五百年的大树,如今我又要离开故乡,不禁感慨万千。
回到故乡时我要停下来休息,因为秋天的庄稼成熟了,美酒就像泉水一样甘甜醇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李廷用的离别而写的。首联写饯行的场面,“秋风”,点明季节和气候;“残暑”,点出天气的热烈;“饯离筵”,说明饯别的场合;“击节”和“长歌”写出饯别的气氛;“宝剑篇”指李廷用所吟的诗篇。次联写李廷用离开朝廷,前往亳州的经过。颔联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说他一路艰辛,携带全家南行,抵达亳州后享受朝廷的恩惠和荣誉。第三联写李廷用将要离开家乡的情景。“垂杨”句以杨柳起兴,写李廷用的家乡环境;“乔木”句以树木起兴,写李廷用家乡的历史;“三千里”句写李廷用离乡的距离;“五百年”句写李廷用家乡的古老;“先驻马”句写李廷用即将离开家乡。尾联写诗人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古穰秋熟”典出《诗经·小雅·北山》:“或剥或亨,黍稷稻粱。”这里用来借指家乡的丰收;“酒如泉”典出《史记·郦生传》:“郦生不羞其卑,得权即大喜,酒酣自祝曰:‘生长与王相知,几被戮于陈下,俱蒙魏王不用,是故幸来游,固知魏王欲立田叔,乃复止不斗。今诸将独以力攻我,吾何患哉!’”。这里用以比喻故乡的人情味淳朴、自然,令人心醉神怡。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当时李庭用刚从南方返回,诗人为他所写的一首送别之作。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浑成,有一股清新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