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家园菊未莎,一舟随雨下官河。
归时梦入东川近,老去情于北阮多。
狎鹭有盟秋未冷,宾鸿成阵夜初过。
巴人倡和真能事,赠别惭无郢上歌。

【注】刘尚质:名不详,舍人弟。巴陵:今湖南岳阳。

万里家园菊未莎,一舟随雨下官河。

归时梦入东川近,老去情于北阮多。

狎鹭有盟秋未冷,宾鸿成阵夜初过。

巴人倡和真能事,赠别惭无郢上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冬,诗人与友人相约同游洞庭湖。在这次旅行中,诗人写了《送刘尚质舍人乃兄还巴陵》、《送刘舍人归巴陵》二首诗。此为其二。

“万里家园菊未莎,一舟随雨下官河。”开篇点明了送别刘舍人的背景,即从千里之外的家乡来送其兄归巴陵。“万里”,极言其远;“家园”则表明其离乡背井之苦。“菊未莎”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秋季。“一舟随雨下官河”描绘了一个凄清、凄凉的景象。“下官河”指从洞庭湖出发。

“归时梦入东川近,老去情于北阮多。”刘尚质的哥哥要回家去了,诗人在梦中都盼望着他早日归来,而自己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对故乡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浓了。“东川”即四川,这里借代自己的故乡四川;“北阮”是指晋代的阮籍,阮籍以饮酒自娱,不问世事,所以称他为“北阮”。

“狎鹭有盟秋未冷,宾鸿成阵夜初过。”刘尚质的哥哥即将回家,诗人盼望着能与他相聚。“狎鹭有盟”,即在湖边结伴游玩之意。“宾鸿成阵”,比喻兄弟二人团聚的情景。

“巴人倡和真能事,赠别惭无郢上歌。”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没有像其他送别诗一样写自己如何感伤,而是用一种轻松的口吻来写,表达了自己对刘尚质哥哥的祝福。“巴人”指的是屈原,屈原在楚国被贬之后,在汨罗江投江自杀。“郢上歌”,即指屈原在楚王面前唱歌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离别时的哀愁,也有重逢时的欣喜,情感细腻,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