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帆影去如飞,槛外波光碧四围。
南北胜游皆下此,乾坤高兴独凭危。
中𤃩水品清人骨,绝海风声振客衣。
张祐有诗谁更续,留云亭畔倚斜晖。

在古代中国,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们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冯子振的《登金山》便是这样一首作品,通过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金山之胜的赞美与向往。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中的诗句:

  1. 诗句释义
  • 眼中帆影去如飞:形容视线所及之处,帆影迅速消逝,如同飞行般难以捕捉。
  • 槛外波光碧四围:指江水清澈,波光粼粼,四面环绕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 南北胜游皆下此:无论南北方的名胜游览之地,都以金山为最。
  • 乾坤高兴独凭危:形容站在高处,感受到天地间的喜悦和自由。
  • 中𤃩水品清人骨:形容水质纯净,如同清冽的骨髓一般清澈。
  • 绝海风声振客衣:海上的风声激荡,仿佛能吹动客人的衣服。
  • 张祐有诗谁更续:询问谁能继续张祐的诗作。
  • 留云亭畔倚斜晖:在留云亭旁倚靠在斜阳之下。
  1. 译文
  • 眼中的帆船像飞鸟一样消失在远方,槛外的江水波光粼粼,四周都是美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胜地,都比不上这里的风光。这里的山水品质高洁,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海上的风声激荡,仿佛能吹动客人的衣裳。张祐已经写下了诗篇,请问还有谁能接着写下去?我靠在留云亭旁,倚靠在斜阳之下。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金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通过对金山周边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 诗中多次提及“金山”,这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对诗人情感的寄托。金山作为一处名胜之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将江水比作“烂银”,将风声比作“绝海风声”,这些比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魅力。

冯子振的《登金山》不仅是对金山景色的赞美,更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情歌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