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府谁堪众论谐,多君宜进大夫阶。
旧班宠泽均三辅,新诏提封尽两淮。
拟见清霜消酷暑,可怜平地走阴霾。
宇中屈指观风使,会遣功名惬壮怀。
这首诗是徐渭在明朝嘉靖年间创作的,诗中通过描述徐都宪新奉敕至淮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前途的忧虑。
第一句“乌府谁堪众论谐”,意思是说乌府(即乌纱帽)的人谁能承受众人的议论?乌纱帽是古代官员的一种帽子,此处借指朝廷中的官员。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中某些人的不满和担忧。
第二句“多君宜进大夫阶”,意思是说有才华的人应该晋升为大夫(即高官)。这里的“多君”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他的好友、门客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有才能的人应该得到赏识和支持的愿望。
第三句“旧班宠泽均三辅,新诏提封尽两淮”,意思是说旧时的班宠泽被均匀地赐予了三辅之地(即今陕西关中地区),而新诏则规定了整个两淮地区(即今江苏和安徽部分地区)的土地归属权。这里的“旧班”指的是过去的班宠泽政策,“旧班宠泽”是指过去的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给予一些地方的官员特权和恩惠。“三辅”是指长安周围的三个区域,即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地。“新诏”则是指新的皇帝制定的法令。这里的意思是说,现在的皇帝也像过去的皇帝一样,给予一些人特权和恩惠。但是,这些特权和恩惠并没有惠及到每一个地方,而是只限于特定的地区。
第四句“拟见清霜消酷暑,可怜平地走阴霾”,意思是说,现在人们希望看到像清霜一样的凉爽天气来消除酷暑,但却只能在地面上感受到阴霾。这里的“清霜”比喻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天气,“阴霾”则比喻沉闷、压抑的环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受和担忧。
第五句“宇中屈指观风使,会遣功名惬壮怀”,意思是说在宇宙之中,我屈指计算着观察风向的使者,希望能够实现我的功名愿望。这里的“宇中”指的是整个宇宙,“屈指观风使”则是指仔细观察风向的使者,以便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和季节变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期盼,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
赏析:徐渭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社会环境的感受。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治局势的关心以及对于个人前途的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又有轻松愉悦的气氛,体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