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腾空近祖陵,梵宫深护白云层。
青山入坐岚光重,翠柏当轩爽思凝。
下界尘氛浑不到,上方楼阁记曾登。
醉来拟刻杯间竹,欲写新诗恐未能。

【解析】

此诗为王士禛《灵谷寺与汪庶子平江伯司马侍御王给事严正学联句》。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王气腾空近祖陵”,是说山中灵气升腾,好像直冲皇陵一般。这一句点题,也写出了山势的险峻和奇特。

第二句“梵宫深护白云层”,是说寺庙高耸入云,白云缭绕其中,宛如一座佛宫。这一句写出了寺庙的建筑之美、之奇和之幽静。

第三四句“青山入坐岚光重,翠柏当轩爽思凝”,“青山入坐”是说在山中坐下来,仿佛山里的青翠的树木都进入了座中,“爽思凝”是说凉爽的山风吹拂着思考者的思想。

第五六句“下界尘氛浑不到,上方楼阁记曾登”,是说山下的世俗的尘埃没有影响到山上,而我曾经登上过那座楼上的阁楼。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七八句“醉来拟刻杯间竹,欲写新诗恐未能”,是说喝醉酒时想用竹简刻字来记录下自己的感想,但是恐怕自己不能做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的无奈。

【答案】

王气腾空近祖陵,梵宫深护白云层。青山入坐岚光重,翠柏当轩爽思凝。下界尘氛浑不到,上方楼阁记曾登。醉来拟刻杯间竹,欲写新诗恐未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王士禛与汪庶子、平江伯司马侍御王给事等四人联句。前四句写山中景色;中间四句写僧人的生活;后两联写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起笔突兀,先从山势写起。王士禛《灵岩山志》卷一《石壁记》记载:“灵岩山自唐以来为胜绝之地,然其上多怪松怪石,不可名状。”这里说山上云雾缭绕,好似有一股王气升腾,直冲皇陵。“王气”,是指帝王之气。这一句既点明山势的险峻奇特,又引出下文对山中景色的描写。

颔联由上联转入山中景色的描写。“梵宫”,即佛宫。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往往把寺庙称为“梵宫”。这句的意思是说佛殿高大而雄伟,周围云雾缭绕。“深护”,指环绕着保护着。“白云层”,层层的白云。这一句既写出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丽,又写出了山中的幽静。

颈联进一步写山中景色。这两句意思是说,站在山中,坐在青山之中,四周的山林岚光重重叠叠地映入眼帘,使人感到清爽宜人。“当轩”,即当门,指山中亭阁。这句的意思是说翠绿的柏树长在山门之前,使人们感到清凉舒畅。“爽思凝”,指清凉爽快的思绪凝结在一起,久久不散。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景色的清新秀丽,也写出了诗人在山中的心境。

尾联写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一句是说,山中美景让人陶醉,真想用竹简刻下诗句,可是担心自己写不好。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后一句是说,想要写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又担心自己做不到。最后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写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当时作者正在苏州,而汪庶子、平江伯司马侍御王给事等四人都在苏州。王氏兄弟都是当时的著名文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五》:“余同年王阮亭先生尝以‘秋雨’二语赠予曰:‘秋雨初霁夜,闲斋古色清。’先生亦以‘春云满山’见赠。予以诗答之:‘春云满山春易尽,秋水长天秋未央。’”可见他们之间互相唱和是很频繁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