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剑休歌蜀道难,提刑风采重台端。
新袍刺豸绯偏称,御敕盘龙墨未干。
人困疮痍思按节,家传韬略试登坛。
祖筵正及黄花候,珍重离觞一共看。

【注释】:

  1. 俞浚之,字浚之,北宋名将,以勇武著称。
  2. 侍御:指官名,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宋代皇帝的近侍官,负责护卫皇宫的安全。
  3. 绵安:地名,今四川广元市境内,为蜀道上的一个重要城镇。
  4. 倚剑休歌蜀道难:意谓不用唱出《蜀道难》,因为已倚剑而歌。
  5. 提刑:官名,即大理寺少卿或知府,相当于现代的法院审判长。风采重台端:意谓风度、气度、才识等都非常出众,令人肃然起敬。
  6. 新袍刺豸绯偏称:新袍指的是刚穿上的新衣服,刺豸(zhì)绯是古代一种深红色的官服,偏称则是指与身份相匹配。
  7. 御敕盘龙墨未干:御敕指的是皇帝的命令,盘龙则是皇帝常用的印章,墨未干表示命令尚未下达。
  8. 人困疮痍思按节:意谓百姓生活困苦,战争创伤未愈,希望有贤人来治理。
  9. 家传韬略试登坛:意谓家中世代相传的兵法战术已经可以试验了,登上战场一展身手。
  10. 祖筵正及黄花候:意谓在祖辈宴席上,正好遇到秋末的菊花盛开之时。
  11. 珍重离觞一共看:珍重是珍惜和重视的意思,离觞则是离别饮酒,一起看则是指共同观赏。

【译文】:
俞浚之手持剑,不唱歌《蜀道难》,他的提刑风度令人钦佩。穿着新的官袍,红色鲜艳,与身份相符;皇帝的命令尚未下达,但他已经准备上阵。百姓们生活困苦,战争创伤未愈,希望有贤人来治理。家中世代相传的兵法战术已经可以试验了,登上战场一展身手。在祖辈宴席上,正好遇到秋末的菊花盛开之时,我们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象,并珍惜这次离别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写给友人俞浚之的赠诗,表达对俞浚之赴任四川宪副、整治军务的祝愿和期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期许。

诗人用“倚剑休歌蜀道难”,表达了自己不愿唱出《蜀道难》的心情。这是因为他坚信有更合适的人来治理蜀地,无需再唱出那首充满艰辛的歌谣。接着,“提刑风采重台端”一句,赞扬了俞浚之的风采和才干,认为他不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而且具有威严的气质。

“新袍刺豸绯偏称”一句,描绘出了俞浚之新衣的颜色和质地,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最后,“御敕盘龙墨未干”一句中,虽然尚未下达皇帝的御令,但俞浚之已经做好了上阵的准备。这既展现了他对职责的忠诚和担当,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中,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俞浚之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祝福。这种朴素、真诚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肺腑,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这也是王禹偁诗歌艺术风格的一种体现。

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蜀地是一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地方,需要有勇有谋的人来治理。俞浚之作为朝廷重臣,被派往四川担任宪副职务,意味着他将肩负重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俞浚之个人的祝福和期望,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