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质亭亭迥不群,雨斑晴绿更多文。
平生独立谁知已,一日相期得此君。
盟好自甘同晚节,世情从薄似秋云。
南山却望高沙路,已觉清风两地分。
【注释】
友竹轩:指作者与友人结伴游览竹林。
劲质亭亭迥不群:意指竹子的挺拔姿态,显得格外突出,与众不同。亭亭,高耸的样子;迥,高远的样子;劲质,刚强而有力的质地;亭亭迥不群,形容竹子挺拔的姿态显得高远而与众不同。
雨斑晴绿更多文:意指雨后的绿色斑点更加清晰,使得绿色的纹理显得更为丰富而有变化。
平生独立谁知已:意指作者一生独立自主,无人能知。
一日相期得此君:意指在朋友间约定共同游赏友竹轩的情景。
盟好自甘同晚节:意指双方互相约定共同度过晚年的生活。
世情从薄似秋云:意指世间人情淡薄,就像秋天的云彩一样。
南山却望高沙路:意指站在南山上,回望那高沙路,心中感慨良多。却,回头看;却望,指回头看;高沙路,泛指通往远方的道路。
已觉清风两地分:意指在南山上回望高沙路时,感觉到清风在南北两地之间被分开了,意味着彼此之间的距离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结伴游赏友竹轩的情景描写。诗中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劲质亭亭迥不群,雨斑晴绿更多文”,形象描绘了竹子的高耸挺拔和雨后翠绿斑驳的色彩,表现出竹子独特的美感。颔联“平生独立谁知已,一日相期得此君”表达了作者一生独立自主、无人能知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共同出游的期待和喜悦。颈联“盟好自甘同晚节,世情从薄似秋云”则强调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世间人情的冷漠。尾联“南山却望高沙路,已觉清风两地分”表达了站在南山上回望高沙路时的感慨,感受到清风在南北两地之间被分开了,意味着彼此之间的距离遥远。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