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埋玉几朝昏,何武虽亡美誉存。
八帙鹤龄开上寿,两回鸾诰沐殊恩。
政声独步儒兼吏,经学相传子又孙。
定有史官增列传,莫缘哀些为销魂。

【注释】

①挽:诗题,即《挽词》;襄阳:今湖北襄樊;何武:名不详,曾任尚书令,故称。②玉几(jī):用玉作的几案;指朝廷。③八帙(shì):八十岁,表示年高。④鸾诰:传命文书。⑤政声:政绩,政治声誉。⑥经学:儒者治经之学,亦称“儒学”。⑦史官:指修史的官员。⑧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悲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为追悼一位地方官员而写的七律,全诗以哀挽之情抒写其政绩与德行,并对其身后的遗泽作了颂扬。

首联:“故山埋玉几朝昏,何武虽亡美誉存。” 诗人以“玉”喻人,以“埋”比贬谪,以“故山”比故土,以“几朝昏”比喻何武在位的时间很短。“玉”字既暗指其人品高尚、才德出众,又借玉的坚贞不移来表明他忠正不阿的品质。“虽亡”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何武被贬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何武的怀念和敬重。

颔联:“八帙鹤龄开上寿,两回鸾诰沐殊恩。” 此联中,“八帙”指的是人的寿命,表示何武已经高龄,而“鹤龄”则暗示了他像鹤一样长寿。“上寿”一词,不仅指年龄之大,也隐含着对何武高寿的祝愿。“两回鸾诰”则是说他曾经两次得到皇帝的嘉奖和恩赐。这里的“两回”强调了他的荣耀与尊贵,“鸾诰”则是指帝王的命令或诏书。

颈联:“政声独步儒兼吏,经学相传子又孙。” 这一联进一步赞美了何武的政治成就和学术贡献。“政声独步”意味着他的治理才能卓越,无人能及;“儒兼吏”则表明他在处理政务和司法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经学相传子又孙”则说明他的学术成就被后人传承和发扬光大。

尾联:“定有史官增列传,莫缘哀些为销魂。” 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他对何武一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史官”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修史的官员,他们是记录历史的重要人物。“增列传”则意味着他们将会为这位官员编写传记,以此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莫缘哀些为销魂”则是说人们不应该因为悲伤而忘记他的功绩与美德。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歌,它通过对何武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深深敬仰和无尽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