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袅吟鞭下水涯,呼童回折暗香枝。
遥知野径诗成处,正及山房雪霁时。
【注释】
衍圣公:即孔宗圣,孔子的后代。衍圣公四景画:指衍圣公家中的山水画。
袅(niǎo):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
折:折下。
暗香枝:指梅花。
野径诗成处:指诗人在野外的小路上吟咏诗句的地方。
雪霁(jì):雨雪停止,天气转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一句“独袅吟鞭下水涯”,是说独自驾着小毛驴的竹制马鞭,沿着水边小路悠然前行,这一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游历情景。“独”、“水涯”两词营造了静谧、清冷的氛围。
第二句“呼童回折暗香枝”,是说呼唤童子回来折一枝梅,暗香沁人心脾。“呼童”、“折”两词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情趣。
第三句“遥知野径诗成处”,是说知道那幽静的野径上一定有诗人的诗作。“遥知”、“野径、诗成”三组词语营造了一种遥远、朦胧的意境。
第四句“正及山房雪霁时”,是说正当山房雪后初晴之时,诗人在这里吟咏诗句,与自然融为一体。“正及”、“雪霁”、“山房”三组词语营造出了宁静、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野径上无人问津的诗作与自己在此吟咏的场景,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