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无泊处。
暗中杂遝人语声,且逐淮南漕舟住。
淮南漕舟三百强,粉宇舵楼成堵墙。
轮更转箭镇相续,似觉人人嫌夜长。
灭烛悠然倚床坐,远村曙鸡闻一个。
前途早有役夫来,岸东相呼岸西和。
【注释】
暮雨夜泊:指在傍晚的雨中停船靠岸。黑风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无泊处。暗夜里狂风暴雨,江水涨起,无处停靠。暗中杂遝人语声,且逐淮南漕舟住。黑暗中,人们杂乱的说话声,随同淮南漕运的官船停驻下来。淮南漕船三百强,粉宇舵楼成堵墙。淮南漕运的船只有三百只,粉刷了的舵楼就像墙壁一样坚固。轮更转箭镇相续,似觉人人嫌夜长。车轮不停地转动,箭楼上的灯火也接连不断,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灭烛悠然倚床坐,远村曙鸡闻一个。熄掉灯火,悠然地坐在床边,远远的村子传来一点钟声。前途早有役夫来,岸东相呼岸西和。前面早有人赶来,岸边喊叫的声音此起彼伏。
【赏析】
《暮雨夜泊》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诗人正任滁州(今安徽滁县)郡守。这是一首描写晚泊时见闻的诗。前四句写夜晚泊船时的情景;后四句写早晨赶路时的情形。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形象生动逼真,充分体现了诗人“以平淡为妙”的写作特色。
首句写傍晚风雨交加,江水上涨,无法停泊。次句说风雨中,黑暗中,船上的人杂谈喧闹不停。第三句说船随水流缓缓前行,船上的灯火也连着不断地点亮。第四句写天色渐明,船行渐远,听到远处的鸡声。第五句写黎明时分,前面已经有人赶来催促出发,而岸边又有人在相互呼喊着要同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黄昏时乘船夜宿、清晨赶路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生动逼真,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最后两句,不仅点出了“夜泊”和“早起”,而且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