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入山腰古寺晨,坐深蓝尾一家春。
且娱灯烛喧儿女,不用哀丝动鬼神。
梅试寒香移北涧,池添新水出西邻。
风光合度阳阿曲,自觉尊前少和人。
注释:
- 辛未人日即事:指农历新年(人日)时,作者在山腰古寺度过。
- 望入:眺望着。
- 山腰:指山的中部。这里指寺庙所在的山头。
- 晨:早晨。
- 坐深蓝尾一家春:坐在深深的庭院里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 且娱灯烛喧儿女:暂且享乐灯烛下的欢声笑语,让子女们玩耍。
- 哀丝:悲切的弦音,这里指悲伤的音乐。
- 鬼神:指迷信中认为能主宰人间祸福的神鬼。
- 梅试寒香移北涧: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能移走北边的水渠。
- 池添新水出西邻:池塘中注入了新的水,好像从西边邻居家流出的水。
- 风光合度阳阿曲:风光与《阳阿》曲调十分和谐。
- 自觉尊前少和人:自己觉得在宴会上少了一些能与之共鸣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新春佳节期间,于山间古寺中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他在自然美景和节日氛围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
首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清晨景象,诗人站在山腰上的古寺,望着远山,欣赏着初升的阳光。这里的“望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古寺内的环境:“坐深蓝尾一家春”,这里的“坐”字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悠然自在的状态。而“深蓝尾一家春”则形容庭院深深,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古寺的幽静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
诗中还提到了“且娱灯烛喧儿女”,“不用哀丝动鬼神”,这两处用词既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又避免了过于沉溺于哀伤情绪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欢乐中的节制与智慧。
通过“梅试寒香移北涧,池添新水出西邻”两句,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具有画面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节日带来的不仅是欢乐和温暖,还有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最后一句“风光合度阳阿曲,自觉尊前少和人”,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和谐的环境中,感到自己与周围人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仿佛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感觉既是一种心灵的愉悦,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