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
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
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
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诗句解释:

  1. “抹月涂风画有声” - 此句形容月光、微风在水面上留下的痕迹,仿佛是一幅有声音的画作。
  2. “等闲人见也愁生” - 即使平常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会感到忧愁,因为美景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
  3. “听莺桥下波仍绿” - 描述在桥下听到黄莺啼叫时,水面依旧碧绿如故。
  4. “走马台边月又明” - 描述了骑马经过台边时,明亮的月亮映入眼中。
  5. “芳草路多人去远” - 在芳香的草地上,行人渐行渐远。
  6. “梅花春近鸟衔争” - 描述春天来临之际,梅花盛开,鸟儿们争相来啄食。
  7. “残更亡寐难同梦” - 夜深人静之时,很难入睡,因为思念之情难以排解。
  8. “为雨为云只自行” - 即使是下雨或变天也由它们自己决定,不受人的意志左右。

译文:

月光与微风在水面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宛如一幅有声音的画作。即使是普通的人看见这样的美景也会感到忧愁,因为美景常常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
在桥下听到黄莺的叫声,水面依然碧绿如初。骑马经过台边时,明亮的月亮映入眼帘。
在芳香的草地上,行人越走越远。春天临近时,梅花盛开,鸟儿们争相啄食。
夜晚深沉,难以入睡,因为思念之情难以排解。即使是下雨或者变天,也由它们自己决定,不受人的意志左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首句“抹月涂风画有声”便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着,通过描绘人们在桥下听到黄莺啼叫时的情景,以及骑马经过台边时看到的明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最后,诗中的“残更亡寐难同梦”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愁思与自然之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攀龙作为诗人的才华与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