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
长夏无蝉噪,高天极鸟投。
闲阶松叶碧,空院菊花留。
晓月临山驿,寒风满县楼。
人行落木戍,马识渡河愁。
不谓平生泪,还因别思流。
《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别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
长夏无蝉噪,高天极鸟投。
闲阶松叶碧,空院菊花留。
晓月临山驿,寒风满县楼。
人行落木戍,马识渡河愁。
不谓平生泪,还因别思流。
译文
在春天的黄昏时分遇见你/分别时已是深秋时节了/长长的夏天没有蝉鸣声/高空中的鸟儿飞得很远/庭院中的松树和柏树叶子都绿油油的/空院中只有几株菊花还在开放着/早晨的月亮照亮了山脚下的小客站/寒风也吹遍了整个县城的楼宇/行人经过落叶满地的军营/马儿能识别出渡过黄河时的忧愁。/想不到自己一生会有这么多的眼泪/只是因为这次分别而流下悲伤的泪水!
注释
- 逢君春向暮:春天即将结束,暮色已至。
- 相送忽深秋:与君分别时已到了秋天。
- 长夏无蝉噪:漫长炎热的夏季里没有蝉鸣声。
- 高天极鸟投:高高的蓝天上,大雁正向北飞翔。
- 闲阶松叶碧:闲暇时的台阶上,松树叶子翠绿欲滴。
- 空院菊花留:空旷的院子里,菊花依然盛开。
- 晓月临山驿:黎明前的月光照耀着山脚下的小客站。
- 寒风满县楼:寒冷的风穿过整个县城的高楼。
- 人行落木戍:行人走过满是落叶的军营。
- 马识渡河愁:马匹能感受到渡过黄河时的忧愁。
- 不谓平生泪:没有想到一生中会有这么多的眼泪。
- 还因别思流:是因为这次分别而流下悲伤的泪水。
赏析
此诗写于杜甫离开成都草堂,赴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东)时。这首诗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首联写春暮送别,颔联写秋风萧瑟,颈联写秋日庭院,尾联写冬夜寒风,四句诗各具情韵,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