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罢荒鸡衰雁接,荧荧寒焰窗犹黑。欲别重将酥手执,行又立,门前瘦马嘶残月。
递得金鞭红袖湿,回头已被疏林隔。独倚高楼看去辙,铃音绝,纤腰凭久雕阑热。
渔家傲·晓别
啼罢荒鸡衰雁接,荧荧寒焰窗犹黑。欲别重将酥手执,行又立,门前瘦马嘶残月。
递得金鞭红袖湿,回头已被疏林隔。独倚高楼看去辙,铃音绝,纤腰凭久雕阑热。
注释:
啼罢荒鸡衰雁接,荧荧寒焰窗犹黑。
词牌名《渔家傲》的创调者当为北宋范文正。
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赏析:
这首《渔家傲》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情感真挚、细腻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天帝的对话,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啼罢荒鸡衰雁接”,通过描述荒鸡鸣叫、衰雁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荧荧寒焰窗犹黑”,描写了窗户上残留的寒光,进一步烘托出黎明时分的寒冷和孤独感。“欲别重将酥手执”,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其柔美的外貌和温柔的性格。
“行又立,门前瘦马嘶残月”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站在门前,看着瘦弱的马匹在月光下嘶鸣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李清照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递得金鞭红袖湿”,“回头已被疏林隔”等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李清照离别时的无奈和伤感,以及与友人告别后,只能独自面对茫茫人海的孤独。
最后一句“独倚高楼看去辙,铃音绝,纤腰凭久雕阑热”,则是李清照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她渴望像古代的才女一样,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才华,不被世俗所累。同时,她也期待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共同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
这首《渔家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细腻的描绘,表达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示了她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也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首作品不仅是李清照早期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