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亸香袖。
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
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河深。
香尘不到袜罗冷,下阶踏碎梧桐阴。
梧桐老去孙枝长,枝上凤凰栖两两。
凭谁巧斫琴瑟成,谐奏宫商协幽响。
萧郎不归春意阑,梦绕梨云花作团。
银塘露冷芙蓉老,锦鸳怨入秋风寒。
楚云湘水鳞鸿杳,两点春山愁不扫。
低徊顾影悄无言,明朝只恐朱颜老。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意境,通过描绘梧桐的景色和人物的神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情感。
“兰膏腻滑金钗溜”一句,描述的是女子化妆的场景。这里的“兰膏”指的是女子使用的化妆品,“腻滑”形容其质地细腻光滑,“金钗溜”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发髻上插着的金色发簪。这一句展现了女子的精致妆容和美丽的容颜。
“绣带斜分亸香袖”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服饰和姿态。“绣带斜分”指的是女子佩戴的绣花腰带斜跨在胸前,“亸香袖”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轻轻下垂的袖子。这一句展现了女子优雅的姿态和柔和的气质。
“锁窗睡起思娇慵”一句,描写了女子醒来后的情态。“锁窗”暗示了房间内的静谧气氛,“睡起”则表明女子刚刚醒来。她慵懒地躺在床上,眼神中充满了柔情蜜意。这一句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柔情和娇媚。
紧接着,“练裙六幅湘波皱”一句,描绘了女子穿着的裙子。这里的“练裙”指的是轻薄的丝绸裙子,“湘波皱”则形象地描绘出裙子上的皱褶。这一句展现了女子穿着的轻盈与优雅。
随后,“月转虚檐风满林”一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色。这里的“月转”暗示了月亮的移动,“虚檐”则形容了夜晚月光下的屋檐。风在树林中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这一句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接下来的“碧云迢递银河深”,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这里的“碧云”指的是美丽的白云,“迢递”则形容它们高远而连绵。银河深深地映照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句展现了夜空的美丽与神秘。
“香尘不到袜罗冷”,描述了地面的景象。这里的“香尘”指地上的落花,“袜罗冷”则形象地描绘出袜子冰凉的感觉。这一句展现了地面上落花飘散的情景,以及寒冷的气息。
“下阶踏碎梧桐阴”一句,描绘了人物的动作。这里没有具体的人名,但通过动作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她在台阶上行走,脚下的脚步声打破了梧桐树的影子,给人一种活泼而生动的感觉。
再往后,“梧桐老去孙枝长”,这一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这里的“梧桐”指的是高大的树木,“孙枝长”则表示树枝的生长。这一句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紧接着,“枝上凤凰栖两两”,以神话传说中的凤凰为象征,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枝上凤”指的是凤凰栖息在树上,“栖两两”则意味着两只凤凰相互依偎在一起。这一句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随后,“凭谁巧斫琴瑟成,谐奏宫商协幽响”,这句话以音乐为主题,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这里的“琴瑟”指的是古代的乐器,“宫商”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音调。这一句表达了对于和谐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
“萧郎不归春意阑,梦绕梨云花作团”一句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于逝去爱情的哀伤和思念。这里的“萧郎”指的是过去的爱人,“不归”则表示他不再归来。春天的气息已逐渐消散,而梦中的花团锦簇则象征着他对过去的怀念和眷恋。这一句表达了对失去的爱情的回忆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慨、对于爱情的追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