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扬。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壬辰,即明万历四十二年(1604年),作者在京城任礼部主事期间,因弹劾权臣申时行而得罪。钟淑濂、张伯任也是受牵连的官员。此诗为作者与钟、张告别之作。
世事亦何常(世道变化无常)
惨舒递相荡(喜怒哀乐,交替出现)
今日非昨日(今日已不同于过去)
回首一惆怅(感慨万千)
圣人久在宥(圣君宽仁,宽容有度)
君子始用壮(君子开始被重视,得以施展抱负)
漫同贾生哭(像贾谊一样悲伤)
实恃汉文量(实际上依靠汉武帝的度量)
日月岂不照(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大地)
雷霆未敢抗(雷声和电光不敢与天公对抗)
其日风尘昏(那一天天空昏暗)
黄云自飞扬(黄沙漫天飞舞)
侍臣尽改服(官员们都换了衣服)
缇骑纷持杖(缇骑手持兵器,威风凛凛)
矫矫山阴公(正直如山阳公)
尺牍还内降(书信从内廷传出来,皇帝下诏)
庭蓄留侯策(朝廷藏书中收藏有张良的兵法)
帝厌王陵戆(皇上厌恶王陵的直率)
赤舄将去国(红色的朝靴将要离开国家)
白麻别命相(白色的委任状,分别任命不同的官员)
省垣及选部(吏部和选部)
一时尽屏放(一时间全部撤除下来)
就中谁最贤(在这之中谁是最贤德的人)
钟张尤倜傥(钟、张尤其豪迈超群)
两生躯干小(两位年轻人身材矮小)
气欲排峦嶂(气势要超过山峰)
新从上谷来(刚从边塞上来)
胆落临边将(胆战心惊地面对边境将领)
豺狼尽已屏(豺狼已被清除干净)
藜藿谁敢傍(连藜麦野菜也不敢靠近)
古来直节士(自古以来的忠直之士)
大半投炎瘴(大多死于酷热之地)
至尊多优容(皇上大多宽容对待)
忍使居一障(怎能容忍他成为一个障碍)
视汝舌尚在(看你的舌头还在)
幸汝身无恙(庆幸你身体安然无恙)
莫忘国士遇(不要忘了国家对你恩遇)
宁同庶人谤(宁愿遭受百姓的诽谤)
所惜正士去(可惜正直的大臣离去)
满朝气凋丧(整个朝廷都失去了生气)
从兹天厩马(自此之后)
静立含元仗(静静地站立在含元殿旁)
居然言路塞(竟然言路被堵塞)
兼虞祸机酿(又担心祸害的发生)
傅言半疑信(传言一半真一半假)
蓄意多观望(怀有私心,多有观望之态)
稽首辞九庙(叩头告别九庙)
尚欲徼灵贶(还想祈求神灵保佑)
国本苟不摇(如果国家的根基不动摇)
宁使臣言妄(宁可我的话是错误的)
謇予非诤臣(我謇謇不是诤臣)
执经侍帷帐(手执经书侍奉于帝王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