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联诗孰似君,多情无奈沈休文。
扬州春月应无夜,只为梅花瘦几分。
原文:
剪烛联诗孰似君,多情无奈沈休文。
扬州春月应无夜,祇为梅花瘦几分。
注释:
1.剪烛:指点燃蜡烛进行夜谈。
2.联诗:即和诗,指相互唱和诗歌。
3.孰似君:意思是比不上你。
4.多情:此句意指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及因友人的多情而感到的无奈。
5.沈休文:指晋代的沈约,字休文。他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6.扬州:古地名,今属江苏省。
7.春月:春季的月亮。
8.瘦:形容人或事物消瘦的样子。
译文:
在昏暗的烛光下,我们互相吟诵诗歌,彼此的情感深厚得让人难以比拟。然而,扬州那美丽的春月,却因我对你的深情思念而显得有些寂寥与落寞,只因我对你的牵挂使得自己变得有些消瘦。
赏析:
虞堪通过这首小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因朋友的多情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中以“剪烛联诗”来象征深夜的交谈,突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用“多情”来形容友人对自己情感的回应,进一步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扬州春月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相思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读何水部诗集》解析与赏析
原文
剪烛联诗孰似君,多情无奈沈休文。扬州春月应无夜,祇为梅花瘦几分。
赏析
诗意阐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在深夜灯下与朋友交流时的情感状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剪烛联诗”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共同沉浸在文学世界中的场景,而”多情无奈沈休文”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朋友深情的感慨。特别是后两句,”扬州春月应无夜,祇为梅花瘦几分”,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季节变化对诗人情绪的影响,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关键词解析
- 剪烛:传统习俗中的夜晚相聚,常用于文人雅集,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交融。
- 联诗:两两相对吟咏诗作的活动,体现了古代文人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共鸣。
- 多情:常用来形容感情丰富、细腻,这里特指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 沈休文:晋代诗人沈约,以其丰富的文学成就和深情厚谊著称。此处用以借代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虞堪晚年隐居时期,当时他与旧友再度聚首于一个宁静的夜晚,共赏明月之下的梅花,并进行了深夜的诗歌交流。这种情景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让彼此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小结
《读何水部诗集》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小诗,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引用和现代情感的结合,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