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干。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

【注释】

岩居高士:指隐居在山中的人。图歌次韵:以诗作歌,写在《岩居高士图》上的诗歌。次韵:即和韵。

乐山:喜好山。

神游历历皆方壶:神游于其中,处处都是方壶(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居所)。

浮云:飘浮的云。任舒卷:任凭它舒张或卷缩。轩冕:车盖与冠冕,代指官位、官职。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龙鳞:像龙一样的鳞片。苍藓:青苔。

绝爱:特别喜欢。当岩阿:正当岩石上。

平地:平坦的地方。白云:白色的云。涌波:波浪涌动。

萧萧:形容风声。飞雨:像飞落的雨。

自看:自己看着。山中秋色多:山中景色秋意盎然。

樵歌:樵夫唱的歌。幽谷:深谷。

关关:鸟鸣声。乱林木:扰乱树木的声音。

种术:栽种技术。茅公山:指茅山。武夷曲:指武夷山的曲子。

过惯:习惯、习惯了。脱尘:脱离世俗尘世。

日月:指时间。不记春:不关心春天的来临。

岩居高士莫笑我:不要笑话我住在山中。岩居高士:山居的高洁者。

自愧:自己感到羞愧。长年:长时间。不归去:不愿返回家乡。

遇舜逢尧竟忘虑:遇到舜帝和尧帝时,竟忘却了忧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一艘船载着烟雾和雨雾,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在画里面看到山真是有趣啊!

桃花水:桃花盛开的季节。生春尚寒:春天到来,但气候仍寒冷如春。

西来雪岭雪不干:西边的雪岭,积雪依然未融。西来:从西方来。雪岭:指庐山一带,因有瀑布流下形成雪瀑而得名。

出门千里更万里:走出门去,距离千里更远的是万里之外的路程。

无缘:无缘份。缩地:缩小空间。何其难:多么困难啊!

【赏析】

《岩居高士图歌次韵》,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八句咏志,全诗语言朴实清新,意境优美清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写诗人喜爱山水,认为山高是人的本性,哪里没有好山呢?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现他对山之偏爱及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颔联“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写诗人一生都喜爱山,喜欢到梦里也常常是在山中,而山中处处都像方壶那样美。方壶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所乘的神车,也是神话中黄帝登仙的仙境名号,这里用来比喻山中的美景。颈联“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写诗人在山中,任凭浮云舒卷自如,他则拿起笔来写下诗句,以此傲视官帽和官服,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人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景:“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这里的龙鳞指的是松树,龙鳞满身则是指松树的枝干扭曲盘结,如同龙的鳞片一般,形象生动;苍藓则是山上的一种苔藓植物,生长在石头上,经风吹雨打,岁月悠悠,长出了一片翠绿。这两句诗写出了山中四季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尾联“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写诗人喜欢在山中筑巢,因为那里的风景最美。平地上的白云就像海浪一样汹涌澎湃,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尾联表达了山中之美让人陶醉,难以忘怀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和对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