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
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丁祀师祠恭纪》一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的认识。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嗟予何弗类,扫门自壮岁。
    (叹息我为何不能与你们一样,年轻时就扫清门前的杂草)
    注释:嗟,叹词;何弗类,为什么不像我;扫门,扫除门前的杂草,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自壮岁,指年轻时。

  2. 忽忽强以衰,何能无罪悔。
    (忽然感到自己衰老,怎能没有罪过和悔恨)
    注释:忽忽,突然、突然之间的感觉;强以衰,强行衰老;何能,怎么能够;无罪悔,没有罪过和悔恨。

  3. 时时聚天伦,加额谢明诲。
    (常常聚集家人,感激地接受他们的教诲)
    注释:天伦,指家庭、亲人;加额,表示感恩的样子;谢明诲,感谢明智的教诲。

  4. 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
    (只要保持平等的心态,就能陶冶和感化所有人)
    注释:但,只是;存,持有,保持;平等心,公平无私的心态;陶万类,陶冶和感化所有类别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他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积极和现在的衰老,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家人和长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正确道德修养的追求。最后一句“但存平等心,可以陶万类”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即保持一颗公平无私的心,就能影响并改变他人。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