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瓶湛灵泉,行住一钵友。
红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中圆涵真虚,外洁照万有。
自盛甘露浆,不贮声闻酒。
衍师时出定,提挈每在手。
词锋当建瓴,禅寂宜守口。

【注释】

虚瓶:指净瓶。湛:深,浸润。灵泉:佛家用语,指佛教所认为的清净无垢之水。

行住一钵友:行走坐卧,不离其钵。一钵,即一具钵。友,亲近。

天女花:天上仙女所化的花朵。

碧插大士柳:大士,指释迦牟尼,佛教中称佛为“大士”。柳,指柳条。

中圆:内心圆满。

外洁:外表洁净。

声闻酒:声闻是佛家语,指小乘佛教。这里指佛教经典中所说的声闻果位。

衍师:指衍和尚,唐代僧人,名不详,号不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建瓴:倒立的大盆,形容水势浩大。

禅寂:佛教用语,指禅定时的心境。

守口:保持沉默。

【赏析】

《赋得净瓶送衍上人》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诗作。这首诗以清雅淡远、超然出世的笔调描绘了一位禅师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禅门高僧的清修生活。

首联“虚瓶湛灵泉,行住一钵友”,写净瓶中的泉水清澈透明,仿佛有灵气,而行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具钵子,与朋友结伴而行。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瓶子中的泉水和行者带的一钵子,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禅宗对于修行者的简朴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红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用红、碧两种颜色来形容天女花和大士柳的美丽色彩。这两句诗通过对天女花和大士柳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禅师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天女花象征着美丽和祥瑞,大士柳则代表着坚韧和毅力。通过这两种植物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禅师们品质和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

颈联“中圆涵真虚,外洁照万有”,进一步描绘了禅师们的心境。中圆,指内心;真虚,指禅宗所追求的无欲无求的境界。外洁,指外表;照万有,指普照万物。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禅师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于佛法的领悟。同时,也反映了禅宗对于修身养性的深刻理解。

尾联“自盛甘露浆,不贮声闻酒”,诗人以甘露和声闻酒为例,来比喻自己和朋友们的行为方式。甘露,指纯净的水珠;声闻酒,指小乘佛门中的戒律。这两句诗通过比较甘露和声闻酒的性质和用途,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者行为的理解和评价。他希望人们能够像禅师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追求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提升。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师们生活的描绘和对于修行者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认同和推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