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动香尘,天风杂梵声。
鸡鸣关树白,龙卧海波清。
湘浦行捐佩,沧浪坐濯缨。
思归还引望,怀古若为情。

诗句解析

  1. “晓色动香尘” - 描述了清晨的景象,光线和微风带动了空气中的尘埃。
  2. “天风杂梵声” - 天空中的风伴随着梵音(可能是佛教经文或颂歌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鸡鸣关树白” - 描述听到鸡叫声,看到关(可能指关口、山口等)边树木因日出而显得白色。
  4. “龙卧海波清” - 形容海水平静如镜,一条龙在水底休息,景象十分宁静。
  5. “湘浦行捐佩” - 提到在湖南一带行走时放下了配饰(如玉佩),可能是指旅途中为了清净心灵而去除装饰。
  6. “沧浪坐濯缨” - 在沧浪之水中洗涤冠巾,象征洗净世俗之累。
  7. “思归还引望” - 思念归乡之情,抬头远望。
  8. “怀古若为情” - 对古代遗迹或历史的怀念充满了情感。

译文

晨光破晓,微风拂动着香尘四溢,天地间传来梵音交织。
当第一缕曙光照进关塞,那棵老树上的枝叶都染上了白色的霜花。
龙潜于碧波之下,海面一片澄澈,宁静得让人心醉。
湘江畔我步行,卸下了身上的玉佩以涤除尘世浮躁。
我在沧浪之水中洗去我的缨帽,象征着摆脱俗世的羁绊。
心中满怀归家之情,仰望天际,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影子。
对那些逝去的时光充满了深深的怀念,那是一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从破晓时分的自然风光到人的活动,每一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精细描写,如“晓色动香尘”、“天风杂梵声”,诗人不仅传达了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美好时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日常景物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