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离堆迹未陈。
矗矗楼台笼蜃气,㽦㽦原隰接龙鳞。
井居需养非秦政,则堰淘滩是禹神。
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更新。

【注释】

疏江亭:在四川郫县,是都江堰的观景台。

离堆:指岷江上的二郎庙,又称二王庙,因传说中有两位神人在这里化身为石,故称“二王”。

㽦(qǐ)㽦(yǎn):形容水流奔腾的样子。龙鳞:指岷江上蜿蜒曲折的江流。

需养:这里指灌溉之利。秦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

则堰:即都江堰。淘滩:疏通河道中的泥沙。

河润远:河水滋润着远方的土地。德水:恩泽之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都江堰的七言诗。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都江堰的雄伟壮观和它的水利效益,赞美了都江堰造福人民的伟大意义。

首联:“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离堆迹未陈。”诗人站在疏江亭上,欣赏那如画的春天景色。离堆,是指岷江上的二郎庙,又名二王庙,因传说中的二王化身为石而得名。

次联:“矗矗楼台笼蜃气,㽦㽦原隰接龙鳞。”二王庙高耸入云,楼阁参差,云雾缭绕;岷江水势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江流曲折宛若龙鳞。

第三联:“井居需养非秦政,则堰淘滩是禹神。”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免除了水患。所以人们说“井居需养”,而治理洪水则是大禹的神功。

末联:“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更新。”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得到了灌溉,人民生活安定,安居乐业。所以诗人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希望都江堰能够永远造福于人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