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归欤叹,言从隐者流。
高议在青琐,吾道付沧洲。
沧洲多故人,夙昔谐幽赏。
啸歌丹崖边,携手紫霞上。
壁津春水生,波浪动江城。
岷岭秋芳落,清音满兰若。
亦知江湖忧,不废登临乐。
迢迢结桂枝,望望阻相思。
殷勤三岁字,惆怅四愁诗。
伊予慕俦侣,暌离分晤语。
何时峨眉云,来作人问雨。

送徐用先归嘉州

客人有回家的念头,说从隐士之流。

高远的议论在青琐宫里,我的志向付给沧洲。

沧洲多故人,过去曾经和谐地欣赏美景。

啸歌丹崖边,携手紫霞上。

壁津春水生,波浪动江城。

岷岭秋芳落,清音满兰若。

也知江湖忧,不废登临乐。

迢迢结桂枝,望望阻相思。

殷勤三岁字,惆怅四愁诗。

伊予慕俦侣,暌离分晤语。

何时峨眉云,来作人问雨。

【注释】

①青琐:指宫廷。古代以青琐为宫门。②“吾道”句:我的道路寄托于苍茫的江河之中。③丹崖、紫霞:山名。皆在蜀地。④壁津、江城:都是成都附近的地名。⑤岷岭:即岷山,在四川西部,与成都相邻。⑥清音:指琴瑟之声。⑦“亦知”句:知道江湖之间也有忧虑,所以不放弃游览的乐趣。⑧“迢迢”句:遥寄桂花,思念之情难以传达。⑨“三岁”句:三岁的字信。⑩“四愁诗”:杜甫《春望》诗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后人称之为“四愁诗”。

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徐用先回嘉州的送别之作,全篇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开头两句,诗人以客游归来的叹喟起兴,引出下文。第三联写自己与友人交往甚密,共同赏心悦目的事;第四联写朋友离去,依依不舍;最后两联写诗人因思友而不得相见,惆怅不已。全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

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及原因——客人要归家(“客有归欤叹”),并说明其归去的原因——从隐士之流(“言从隐者流”)。

颔联承上启下,由对方写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高议在青琐”,表明友人的志趣高远,而在自己则只有寄希望于江河之滨。颈联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之深厚,如高山流水般默契。尾联又回到对友人的思念。“咫尺天涯”,表达了一种既无奈又惆怅的心情。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自然质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