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紏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
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丛棘纷紏缠,兴言谁剪伐。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
朝看清阴成,暮听商飙发。
一歌猗兰荣,再占泰茅拔。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
注释:
- 冉冉孤生竹:形容竹子孤独生长的样子。
- 迟此方苞月:意思是说这种竹子的生长状态与月亮的盈亏相似。
- 玉节本璘珣:形容竹子的茎干光滑如玉,节间明亮如星辰。
- 孚尹亦旁达:指竹子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如同有孚尹(诚信)之意。
- 丛棘纷紏缠:形容周围的荆棘密布,如同被纠缠一般。
- 兴言谁剪伐:意味着不知道是谁在修剪这些荆棘。
- 诗人执斧柯,君子在林樾:诗人手持斧头,君子则在树木的树荫下。
- 朝看清阴成:清晨时可以看到天空中阳光透过云层形成的阴影。
- 暮听商飙发:傍晚时分可以听到风声,声音如同商音(古代音乐之一)。
- 一歌猗兰荣:指歌声悠扬,如同兰花一样美丽。
- 再占泰茅拔:再次登上泰山,比喻事业有成或取得成就。
- 不有栽培心,曲直竟何掘:如果没有栽培的心思,那么即使是直的东西也会变成弯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竹子的生长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慨。竹子的生长状态与月亮的变化相似,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而周围的荆棘密布,如同受到束缚一般,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以竹子为中心,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