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惯,蓬户不教扃。山屐过时穿嫩藓,野航移处破浮萍。
炬火晚荧荧。
【注释】
来往惯,蓬户不教扃:往来习惯,家贫不能关门。蓬户,草屋。
山屐过时穿嫩藓:登山时鞋子上踩过苔藓。
野航移处破浮萍:野外的小船在水边停留时,水面漂着的浮萍被船桨搅动。
烛火晚荧荧:晚上燃着的蜡烛光微弱,像萤火虫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闲居无事时的日常生活,抒发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厌倦的感情。此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美,情调清丽。
“来往惯,蓬户不教扃。”首句点明题中“江”字,是说自己久已习惯于这种隐逸生活。“来往惯”,说明作者已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了,“蓬户”,即草屋,这里指隐居之所。“不教扃”(不关上门),说明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山屐过时穿嫩藓”,写作者穿着山鞋,在山林里散步。“过时”,表示时间已久,“嫩藓”,青草上的苔藓。“穿”字用得很形象传神,写出了作者漫步山林的情景,使人仿佛看到作者那悠闲自得、无牵无挂的样子。
“野航移处破浮萍”,“野航”就是渔船,泛指小舟。“移处”是说船儿停泊的位置。“浮萍”,即浮萍草,水草。“破浮萍”表明船儿已经靠岸停歇,而船上的水草却被船桨打散。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作者在山水之间游赏的愉快心情。
“炬火晚荧荧”,写傍晚的时候,作者点燃了一支烛火,烛光微弱,犹如萤火虫一样。“晚荧荧”,形容烛光闪烁不定,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同时也暗示出作者此时的心情。
【译文】
我习惯了这种生活,简陋的茅屋从来不上锁。
我在山间行走,穿过青苔覆盖的小路,野渡无人时船桨划破水面的浮萍。
傍晚时分,我点上一支蜡烛,烛光跳动不定,犹如萤火虫般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