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涧底,呜玉漱清泠。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欹枕酒初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内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来分析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螺涧:即洛涧。《水经注》云:“洛涧在洛州伊川县北。”洛水发源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后流经伊水入于洛河。鸣玉漱清泠:洛水声细碎如玉,泠泠有韵。这里指洛水的潺潺流水声。洛涧之水清澈见底,水声如玉漱般清脆悦耳。
“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千里风来:形容远处传来阵阵清风。曲几:弯曲的矮桌,供人们品茶小憩。一方明月:指皎洁而圆润的月光照射在窗户上。明月高悬,照亮了幽静的室内环境。疏棂:竹篱,也泛指门窗、窗棂等。这里的疏棂是指竹制的门扉。明月透过疏棂,照进室内,映照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欹枕酒初醒,残妆泪犹滴”。欹枕:歪斜着身子睡的枕头。酒初醒:酒还未喝尽便醒来。残妆泪犹滴:未梳妆打扮,泪水仍在眼角流淌。这两句诗描绘出主人公在酒醒后,仍沉浸在对往日恋情的回忆中的情景。
“故园人散江头路,望断江南烟水处”是最后两句诗。故园人散:故乡之人已经分散。江头路:指长江边的路途。烟水:烟雾迷蒙的水色。这两句诗写出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站在烟波浩渺的江南江边,望着那茫茫的江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思绪万千,但始终无法把家乡与亲人联系起来。
【答案】
螺涧底,呜玉漱清泠。千里清风来曲几,一方明月挂疏棂。
残妆泪犹滴。故园人散江头路,望断江南烟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