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猿峡口江流远,回雁峰前沙碛晚。
水驿梅花开未开,缄情千里寄阳台。
【注释】
《阻风曲》为乐府古题,多写旅途中因风受阻的苦况。“回雁峰”在今湖南衡阳市西,山峰如大雁列阵,飞向北方,故名。此诗为作者赴任所乘船遇风受阻时所作。
啼猿峡口江流远
啼猿:猿啼。猿啼声哀婉凄切,常令人闻而生愁,故用“啼猿”比喻。
回雁峰前沙碛晚
回雁峰:即方壶山,在今湖南衡阳市北。“沙碛”,指沙漠。晚,一作“寒”。
水驿梅花开未开,缄情千里寄阳台
水驿:泛指渡口或渡口边的驿站。梅花:此处指女子的芳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赴任途中遇风受阻而作的一首乐府体诗歌。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八十一个字。其结构形式与汉乐府民歌中的《十五从军征》等相似:“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息。出郭门未及归,独对外城柳。”
首句“啼猿峡口江流远”描写了舟行途中的景色。峡口江流遥远,猿鸟啼声哀怨凄凉,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和寂寞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第二句“回雁峰前沙碛晚”中得到了延续。回雁峰前是一片沙漠,黄昏时分沙地显得更加辽阔、寂寥,给人一种孤独、冷清的感觉。
第三句“水驿梅花开未开”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水驿是指渡口或渡口边的驿站,这里的“梅花”既指女子的芳名,又暗喻着离别之情。诗人在渡口停留之际,看到梅花已经开过了,但自己却还没有离开,因此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在末句“缄情千里寄阳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缄情”指的是将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里,不愿轻易表露。然而,由于距离遥远,无法传递这些情感。因此,诗人只能将它们寄托在一封书信上,通过邮寄的方式传达给远方的爱人。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化的描绘和借代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