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趋簪笔谒长杨,夕捧天书到越裳。
万里星槎劳汉使,百年王享奉商常。
中原山色随行旆,远岛蛮烟迥画墙。
知是波涛炎海静,一天明月照归航。
送都谏夏子阳使琉球
朝趋簪笔谒长杨,夕捧天书到越裳。
万里星槎劳汉使,百年王享奉商常。
中原山色随行旆,远岛蛮烟迥画墙。
知是波涛炎海静,一天明月照归航。
注释:
- 朝趋簪笔谒长杨:早上匆匆忙忙地整理好文房四宝,前往拜见长杨门的官员。
- 夕捧天书到越裳:晚上捧着皇帝的诏书,前往越裳(今越南中北部)的地方。
- 万里星槎劳汉使:形容使者跨越万里的长途跋涉,如同乘坐星槎一样艰难。
- 百年王享奉商常:祝愿君王享受长久的和平与安宁,如同商人的常业一样稳定。
- 中原山色随行旆:中原的山色随着使者的行进而改变,可能是指随着使者的脚步所到达的不同地方的景色各异。
- 远岛蛮烟迥画墙:远处的小岛和烟雾缭绕的样子,仿佛在画中的墙上。
- 知是波涛炎海静:知道这是大海的波涛,但在月光下却显得格外宁静。
- 一天明月照归航:整个夜晚的月光照亮了使者的归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描述了一位官员奉命出使琉球(今台湾)的旅程。从早上到晚上,他经历了从拜见长杨门的官员,到最后捧起皇帝的诏书前往越裳的整个过程。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使者旅途的关心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使者的尊敬和期待,也展现了使者面对未知旅程的勇气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