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依泉影更清,一天松露滴圆明。
疏钟静梵消残雨,初日高林散远晴。
鱼鸟总闻僧饭聚,草花无异佛香生。
下方頫见天涯路,无数舟车趁晓行。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下面逐句解析:

第一句:“塔山晓霁” —— “塔山”指的是山名或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的某个地方的山丘,“晓霁”即清晨晴朗。这句诗表达了早晨时分塔山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

第二句:“古刹依泉影更清” —— “古刹”指的是古老的寺庙或者佛塔,“泉影”指的是寺庙周围的泉水和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清”是形容词,表示清澈透明。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在清晨的阳光下,泉水更加清澈的画面。

第三句:“一天松露滴圆明” —— “松露”是一种珍贵的食材,通常与佛教文化有关,可能在这里象征纯净无暇。这句话描绘了清晨时分,松露从山上滴落的景象。

第四句:“疏钟静梵消残雨” —— “疏钟”是指稀疏的寺庙钟声,“静梵”是指寺庙中寂静庄严的氛围,“消残雨”指的是寺庙上空乌云散去,天开始放晴。这句诗描绘了寺庙钟声悠扬,天空放晴,雨云消散的画面。

第五句:“初日高林散远晴” —— “初日”指的是初升的太阳,“高林”指的是高大的树林,“散远晴”描述了太阳的光芒穿透树林,照亮了远方。这句诗描绘了太阳升起时,光芒透过树林照向远方的景象。

第六句:“鱼鸟总闻僧饭聚” —— “鱼鸟”指的是水中的鱼和空中的鸟,“僧饭聚”指的是僧侣们聚集在一起吃饭的情形。这句诗描绘了僧侣们在清晨聚集一起用餐的情景。

第七句:“草花无异佛香生” —— “草花”指的是花草树木,“佛香”指佛教的香气,“生”在这里是动词,表示生长、出现。这句诗描绘了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香气,与佛教的香气相同。

第八句:“下方頫见天涯路” —— “下方”指的是山下,“頫”是低头的意思,“见”是动词,表示看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山脚下向下看,可以看到远方的小路延伸至天涯的景象。

第九句:“无数舟车趁晓行” —— “无数”表示数量很多,“舟车”指的是船和车,“趁”是动词,表示趁着、趁着时机。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人们纷纷乘船乘车赶往目的地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诗中的“塔山”、“古刹”、“泉影”、“松露”、“疏钟”、“初日”、“高林”、“鱼鸟”、“草花”等意象都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自然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