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献赋共登瀛,昭代文章子大名。
疋马东风天上诏,孤灯西月陇头情。
重关览历中原胜,三晋愁多北虏横。
充国总能匡汉室,秦人何必起长城。

诗句释义

1. 殿前献赋共登瀛

  • 释义: 在大庭广众前展示自己的文采,一同登上了辉煌的宫殿。
  • 译文: 在大庭广众前,你和我一起展示了你的才华,一同登上了辉煌的殿堂。
  • 注释: “殿前献赋”指的是在大庭广众前进行文章的展示;“共登瀛”则表示一同登上了光辉显赫的宫殿,象征荣耀与成功。
  • 赏析: 此处表达了诗人对赵编修才情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成就的重视。

2. 昭代文章子大名

  • 释义: 在昭明的时代,你的文章名垂青史,名声远扬。
  • 译文: 你的文章在昭明的历史时期,声名远播,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
  • 注释: “昭代”通常指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昭明”可能是指某位有卓越贡献的文人或政治家。
  • 赏析: 此句强调了诗人所赠诗作的重要性,表明诗人对此作品寄予厚望。

3. 疋马东风天上诏

  • 释义: 如同一匹骏马一样,在春天的东风下,接受了皇帝的圣旨。
  • 译文: 正如一匹马般矫健,你在春风中接受着天子的命令,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 注释: “疋马”形容人骑马的姿态,而“东风”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开始,“天上诏”则是皇帝的圣旨。
  • 赏析: 通过比喻手法,诗人描绘了赵编修接受皇帝恩宠的场景,展现了其非凡的身份和地位。

4. 孤灯西月陇头情

  • 释义: 夜深人静之时,你独自一人点亮了西边的月亮,寄托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 译文: 当夜幕降临,你孤单地点燃了西边的月亮,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注释: “孤灯”意味着没有伴侣相伴,只能自己点亮一盏灯来照明;“西月”可能是指西边的月亮;“陇头”是山岭上的小路,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5. 重关览历中原胜

  • 释义: 重新开启重重门扉,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其中的壮丽风光。
  • 译文: 重新开启那重重的门扉,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其中的美景如画。
  • 注释: “重关”可能指的是重重关卡或重重困难,“览历”即游览、欣赏;“中原”泛指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特指国土或国家。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6. 三晋愁多北虏横

  • 释义: 三晋大地因为战乱而愁绪纷扰,北方的敌人横行无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 译文: 三晋之地因战争的苦难而忧愁不断,北虏肆意妄为,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痛苦。
  • 注释: “三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称,通常指今天的山西一带;“北虏”指的是北方的敌人或侵略者。
  • 赏析: 此句反映了当时中国北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人民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安。

7. 充国总能匡汉室

  • 释义: 诸葛亮如果能在,一定能帮助恢复汉朝的基业。
  • 译文: 如果诸葛亮还活着,一定能辅佐汉室复兴。
  • 注释: “充国”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丞相诸葛亮;“匡汉室”意为辅佐汉朝,使之恢复繁荣。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编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和声望的高度认可,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期待。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不仅赞美了赵编修的才华,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