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未明分楚汉,鸿沟何以割西东。
师臣已授桥边日,猛士空歌沛上风。
他国闲情耽放鹤,几时竦翼驾征鸿。
乘春解缆归何处,杳在三山碧海中。

【注释】

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漫述次韵:即随意写下自己的感慨,并和原诗相合的诗句。寰宇:天地宇宙。未明:天未亮。分:分别。楚汉:指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鸿沟:古代河流,在河南省荥阳市西。此指鸿沟河,是秦末楚汉战争时刘邦军所渡过的一条河。割:划分。西东:这里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师臣:对老师的敬称。授桥边日:指老师传授给弟子知识、智慧的日子。猛士:勇猛善战之士。沛上风:沛县,古地名,刘邦故乡,在今江苏省丰县南。空歌:徒然歌唱。他国:别的国家。闲情:闲暇之情,指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放鹤:放飞白鹤,比喻隐退山林,不问世事。竦翼:伸长翅膀。驾:乘,指飞行。征鸿:远行的雁群。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在浙江省乐清县东南海面上,又名蓬莱山。碧海:海水呈青色,故称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彭城集》中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彭城漫述”为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全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表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又反映了他对历史、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

开头两句“寰宇未明分楚汉,鸿沟何以割西东”,诗人首先描绘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在天未亮的早晨,楚国的大敌刘邦(即后来的汉朝开国皇帝)已率兵杀到鸿沟河边。面对这样的局势,诗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还要划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里的“鸿沟”一词,既是实指,又是象征,它代表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分界线。诗人通过这一疑问,揭示了历史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深深忧虑。

诗人转而关注个人命运。“师臣已授桥边日,猛士空歌沛上风”。在这里,诗人以“师臣”和“猛士”为代表,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位老师传授给弟子知识、智慧,而勇敢的战士则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然而,这种理想境界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因为“猛士空歌沛上风”,意味着那些英勇善战之士只能徒然歌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深无奈。

最后两句“他国闲情耽放鹤,几时竦翼驾征鸿”,则转向了另一个角度。诗人以“他国闲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隐逸思想。而“放鹤”、“驾征鸿”则是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竦翼”一词,既有飞翔的意思,又有振翅高飞的含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