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之上何崔嵬,皇祖曾提甲士来。
此地恰当龙虎会,隔江遥指凤凰台。
六朝形胜归真主,百代风流属俊才。
不必尊前论往事,黄花绿鬓暗相催。
【注释】:1.丁巳年(公元947年),作者和李寅卿、卢涞西、戴晋庵登高。2.丰山,指泰山。3.崔嵬,形容山峰的高峻。4.甲士,指古代的勇士战士。5.龙虎会,指龙虎山上下,是道教中供奉三清的著名道场——天台,也是指山中的水,即瀑布。6.凤凰台,在泰山南麓,相传为黄帝所建。7.真主、俊才,分别指真宗皇帝和文彦博。8.黄菊青鬓暗相催,黄菊指菊花,青鬓指黑发,暗相催促,暗含着岁月不饶人的慨叹。
译文:泰山之巅何其巍峨,皇祖曾提甲士前来。此地正当龙虎相逢之处,隔江遥指凤凰台胜景。六朝旧地形胜归真君,百世风流属俊才。不必尊前论往事,黄花绿鬓暗相催。赏析:这是一首登泰山的诗。诗人登上泰山后,面对壮丽的山川,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写泰山之高峻,以及它对人们的吸引力;颔联写泰山的山水之美,以及它们与历史名人的联系;颈联写泰山的历史文化价值;尾联则以“黄菊青鬓”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年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又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