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愆将一载,婴疾又经旬。
自笑相如渴,谁怜原宪贫。
炎蒸侵瘦骨,雨湿透重裀。
解愠思馀泽,驰心向北宸。
【注释】
①愆:罪过。
②婴:同“侵”,侵袭、侵害。
③相如: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汉书》中记载他因遭诽谤被免官。
④原宪:孔子的学生颜回的字。原宪贫穷,常穿着粗布衣,吃野菜,过着清贫的生活。
⑤炎蒸:炎热的暑气。
⑥瘦骨:消瘦的骨头。
⑦雨湿透重裀(yīn):雨淋湿了厚厚的褥子。裀,褥,用旧絮棉做成的垫物。
⑧余泽:恩惠。
⑨驰心向北宸:驰心,向往、思念之意。北宸,指帝王居住之处,此处代指皇帝。
【赏析】
《病暑》,是一首咏叹疾病缠身的诗。诗人以司马相如和原宪为喻,诉说自己因病受苦,又无处可诉,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不落俗套。
第一句“负愆将一载”,是说诗人患病已经半年了。第二句“婴疾又经旬”,是说病情加重,已过去十几天了。这两句写诗人生病已久。第三句“自笑相如渴”,是说自己感到口渴,而古人比自己更苦。第四句“谁怜原宪贫”是说谁能同情我的贫困呢?这是反问句式,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困的不满,又表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第五、六句“炎蒸侵瘦骨”,是说热浪袭人,连瘦削的骨头都被蒸干了;“雨湿透重裀”是说雨打湿了厚厚的褥子,说明病得很厉害。这两行诗,既写出了自己病痛之深,又写出了自己对疾病的强烈反感。最后二句“解愠思馀泽,驰心向北宸”是说,我解恨于朝廷对我的关怀,希望皇上能给予恩惠。这里,诗人以解忧的心情向皇帝求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