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天光近,君恩海水深。
竟无经济略,空负圣明心。
中岁时同弃,南冠雪渐侵。
沉思时引咎,深愧玷儒林。
【注释】
自讼二首:作者在狱中所作的诗。自讼,指自我责备、自认罪过;二首,两首;天光近,指监狱里的阳光很微弱,接近地面,象征囚禁人的牢笼;君恩深,指君主的恩惠深厚,像海水那样深;竟无经济略,空负圣明心;竟,竟然;无经济略,没有经营国家大事的能力;圣明心,圣明君王的心志;中岁时同弃,中岁,中年时;同弃,一起被抛弃;南冠雪渐侵,南冠,囚徒戴的帽子;雪渐侵,雪渐渐落满帽子。
沉思时引咎,深思时反省自己的过错;深愧玷儒林,非常惭愧有辱于儒家学派的名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因“上书责李广”而遭贬谪,下狱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贞不渝,以及面对困境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首句“地位天光近”,诗人以“近”字形容监狱中的阴暗潮湿,暗示自己身处险境。次句“君恩海水深”,诗人用“海”来比喻君主的恩泽深远,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激之情。第三句“竟无经济略”,诗人直言自己没有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但内心却充满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句“空负圣明心”,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心怀天下,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理想,感到无比遗憾。最后一句“中岁时同弃”,诗人回忆自己在中年时期曾经为国尽忠,但如今却被抛弃,深感无奈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的刻画,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贞不渝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洁而有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此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不安。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