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词垣数月馀,娟娟修竹近何如。
梦魂还忆林间醉,诗句谁从节下书。
翠色凝烟春院寂,清阴笼月夜窗虚。
迩来渴想平安报,鸿雁无情音信疏。
【解析】
“一别词垣数月馀”,词人离开翰林院已有一个多月,但心情依旧不平静,因为自己一直未得到皇帝的召见。“娟娟修竹”,“娟娟”形容竹子长得很柔美。“修竹”即指修长的竹子,这里用来形容院中的竹子。作者在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院中修竹比作自己的高洁品格。“近何如”,与院中竹子相比,自己的境况怎样?诗人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情绪。“梦魂还忆林间醉”,梦中常常回忆起在翰林院中喝酒时的情景。“诗谁从节下书”意为:诗句是谁从朝廷上写出来的?“节下”是借指朝廷。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被贬谪后的失意、悲愤之情。“翠色凝烟春院寂”,“春院寂”指的是春天的庭院十分寂静,“凝烟”是凝结着烟雾的意思,这里用来描绘春天景色的特点。“清阴笼月夜窗虚”中的“清阴”是指清凉的树荫,“月夜”指的是夜晚的月光,“窗虚”则是指窗户空无一人,这四句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色。“迩来渴想平安报”,“迩来”指近来,“渴想”是迫切地盼望的意思,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对朝廷召回的急切盼望。“鸿雁无情音信疏”,鸿雁传书,是古代通信的一种手段,这里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回的急切心情。
【答案】
译文:我离开京城翰林院已过几个月,可我还时时想起那院中的竹子。梦中常常回忆起在翰林院中喝酒的情景,是谁写下了那些诗句?春天的庭院十分寂寞,清明时节,月光下的庭院空无一人。近来我迫切盼望朝廷召回自己。鸿雁传书,是古代通信的一种手段,这里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回的急切心情。赏析:本篇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七律。首联“一别词垣(翰林院)数月馀”点明送别之地和时间;“娟娟修竹近何如”写送别之地的景物,以景结情,寄怀深远。颔联“梦魂还忆林间醉,诗句谁从节下书”,诗人把个人遭贬的情感融入其中。颈联“翠色凝烟春院寂,清阴笼月夜窗虚”,描写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迩来渴想平安报,鸿雁无情音信疏”,诗人渴望朝廷召回自己的心情跃然纸上。
此篇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心理变化和感情波动,由最初的不安到后来的渴望,层层深入,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