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志气薄云浮,七尺微躯不自谋。
抱戚噬脐应已晚,沉酣濡首亦堪羞。
花间朝露晞春日,霜后陵苕怯素秋。
老眼怕垂杨子泪,且须含笑看吴钩。

【注释】

自悼:即自慰。

生来志气薄云浮:意谓一生的抱负像轻薄的云烟,飘荡无定。

七尺微躯不自谋:意谓自己身躯虽长七尺,但无能为力。

抱戚噬脐应已晚:意谓抱着忧虑和悔恨之心,想补救已晚,但已无济于事。

沉酣濡首亦堪羞:意谓纵情饮酒,醉得头发都沾湿了,也令人感到羞耻。

花间朝露晞春日:意谓花开时节,春阳照耀下,朝露滋润着花瓣,显得清新可爱。

霜后陵苕怯素秋:意谓霜降以后,菊花凋零,在寒风中显得有些胆怯,不敢面对深秋的寒冷。

老眼怕垂杨子泪:意谓年迈的眼睛怕看到杨柳依依,仿佛看到自己的眼泪一样。

且须含笑看吴钩:意谓姑且以笑颜面对那把锋利的吴地出产的宝剑。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晚年的作品,诗中抒发的是诗人晚年时对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深感叹。

首联“生来志气薄云浮,七尺微躯不自谋。”诗人用“生来志气薄云浮”来形容自己的抱负,就像轻飘的云彩一样,没有定力和恒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无奈和悲观。而“七尺微躯不自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力量的无奈,暗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任凭命运安排。

颔联“抱戚噬脐应已晚,沉酣濡首亦堪羞。”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抱戚噬脐”与“沉酣濡首”进行对比,前者表示后悔和遗憾,后者表示放纵和自娱,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的不满和自嘲。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颈联“花间朝露晞春日,霜后陵苕怯素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朝露”和“霜后”分别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和秋天的凋零,诗人通过这两种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老眼怕垂杨子泪,且须含笑看吴钩。”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写照。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依然能够微笑面对。这里的“吴钩”指的是吴地出产的锋利的剑,寓意着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