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生春万绿铺,乘闲相过每携壶。
拔茅已喜曾连茹,失足殊怜久噬肤。
爱子美如青玉案,嗟予老似白头乌。
升沉此去应难定,莫使平生志愿孤。

兰室生春万绿铺,乘闲相过每携壶。

拔茅已喜曾连茹,失足殊怜久噬肤。

爱子美如青玉案,嗟予老似白头乌。

升沉此去应难定,莫使平生志愿孤。

诗句解析与赏析

  • “兰室生春万绿铺”: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场景,兰花盛开,万绿葱茏,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乘闲相过每携壶”:表达了与友人在闲暇时光相聚时,常常携带酒壶共饮的乐趣。
  • “拔茅已喜曾连茹”:通过拔起茅草并连在一起的情景,象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紧密。
  • “失足殊怜久噬肤”:表达了对朋友因失足而受苦的同情,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无常。
  • “爱子美如青玉案”:以青玉案比喻孩子的美貌,赞美其美丽如玉。
  • “嗟予老似白头乌”:自我感叹衰老,如同白发苍狗,体现了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痕迹。
  • “升沈此去应难定”:预示了未来的不确定和可能的波折,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 “莫使平生志愿孤”:强调不要让自己的志向成为空想,鼓励坚持追求。

译文对照与文化意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谊、生命和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诗中多次提及“酒”,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情趣,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习惯——酒桌上的交流往往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同时,通过对比“拔茅”、“失足”、“青玉案”等意象,诗中的哲理色彩愈发浓厚,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

《用韵答樗庵老兄兰室乡友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