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况味苦沈酣,赢得萧萧两鬓鬖。
伯起四知虽自许,夷吾三北亦何堪。
莫邪谩说铦为钝,岐路空嗟北与南。
谁识当年渔父意,沧浪一曲起江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江湖生活的艰辛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江湖况味苦沈酣,赢得萧萧两鬓鬖。
译文:江湖的生活滋味苦涩深沉,使得我两鬓斑白。
注释:江湖,指代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况味,比喻江湖生活的种种滋味。苦沈酣,形容生活艰难困苦。赢,得到。萧萧,形容白发、头发花白的样子。鬖,即“发”。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身处江湖的辛酸与无奈,生活的重压使他两鬓变白,形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苦楚和无奈。

伯起四知虽自许,夷吾三北亦何堪。
译文:伯起(即诸葛亮)自诩为四知,但夷吾(即管仲)却感到三北的困境。
注释:伯起,指诸葛亮自诩其智勇双全,有自知之明。四知,出自《孟子》,意指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指诸葛亮自认为懂得许多道理,但并不以此为满足。夷吾,指管仲,他曾经被贬到齐国的三个边境之地,生活困顿。三北,泛指偏远荒凉的地方。
赏析:诸葛亮虽然自诩智慧过人,但在面对人生困顿时,仍然会感到无法承受。同样,管仲在被贬至边远地带时,也深感生活的不易。这两句诗反映了他们对于自己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莫邪谩说铦为钝,岐路空嗟北与南。
译文:莫邪(传说中的宝剑,此处借指名剑)虽然说锋利可以削铁如泥,但在歧路上也只能感叹南北方向的不同。
注释:莫邪,传说中锋利无比的宝剑。铦,锋利的意思。岐路,岔路口。空嗟,徒然叹息。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即使是锋利如莫邪的宝剑,也无法改变道路的方向性;即使技艺高超,也难以改变环境的限制。这反映了人生在世,无论是才华还是技艺,都无法完全左右命运的走向。

谁识当年渔父意,沧浪一曲起江潭。
译文:谁能了解当年那个渔夫的心情?只有在江潭边,他独自演奏着沧浪曲。
注释:渔父,泛指渔民或者隐居的渔者。当年,指过去的时光。沧浪,泛指江水或大海。沧浪曲,可能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曲调。
赏析:最后一句诗是整首诗的总结,通过渔夫在江潭边演奏沧浪曲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渔父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理解,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