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犹未换春裳,熳烂花开过短墙。
未许游蜂侵艳质,却教微雨洗红妆。
衙斋凭尔留春驻,杯酒因之劝饮忙。
况是剧谈同二阮,好将花事共平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的鉴赏。
“春寒犹未换春裳,熳烂花开过短墙”,春天的寒意还未能退去,荼薇却已经盛开了,荼薇在短短的矮墙外绽放,开得灿烂而热烈。
译文:春寒尚存,荼薇已经盛开,在矮墙之外绚烂开放,香气扑鼻。
注释:荼薇:荼,即苦菜;薇,一种小野花。荼薇是一种野生的小野花。
赏析:“春寒犹未换春裳,漫烂花开过短墙。”诗人用“春寒”一词,将春日里依然残留的寒意表达出来,然后笔锋一转,写荼薇已盛开于矮墙之外,且“漫烂花开”,其鲜艳之态,可见一斑。“漫烂”两字,既形容荼薇花朵繁盛之状,又写出了荼薇花朵颜色之浓艳。荼薇在短短的矮墙外绽放,开得灿烂而热烈,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未许游蜂侵艳质,却教微雨洗红妆。”“游蜂”指的是蜜蜂。荼薇的花朵虽然美丽,但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没有吸引那些喜欢采蜜的“游蜂”。荼薇的花蕊被雨水冲洗过后,更显得红艳欲滴,就像一位娇羞含羞的女子,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译文:荼薇还没完全开放,蜜蜂就不敢靠近它的花朵。
注释:游蜂,指蜜蜂。
赏析:“未许游蜂侵艳质,却教微雨洗红妆。”荼薇还未完全开放,就不让采蜜的蜜蜂靠近。而当它盛开时,又被雨水洗涤后更加艳丽夺目。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荼薇以人的情感和神态,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荼薇的喜爱之情。
“衙斋凭尔留春驻,杯酒因之劝饮忙。”衙斋,官署里的书房。衙斋凭尔留春驻,意思是衙斋的墙壁上,留下了荼薇盛开的痕迹。“凭尔”二字,表明诗人是依靠墙壁上的荼薇来度过时光的。“衙斋凭尔留春驻”一句,既点明地点、环境、时间,又写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杯酒因之劝饮忙”,因为衙门的墙壁上留下了荼薇盛开的痕迹,所以作者用酒杯来敬奉荼薇,希望它们能够继续留在衙斋内,不要随着春去夏至而消失。“杯酒因之劝饮忙”一句,既是对诗句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译文:衙斋的墙壁上留下了荼薇盛开的痕迹,我用酒杯来敬茶,希望它们能留在衙斋内,不随着春去夏至而消失。
注释:衙斋,官署里的书房。
赏析:“衙斋凭尔留春驻,杯酒因之劝饮忙。”两句诗通过衙斋与荼薇的关系,写出了诗人对衙斋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春天的留恋之意。衙斋与荼薇相依相伴,衙斋的墙壁上留下了荼薇盛开的痕迹,衙斋的主人用酒杯来敬奉荼薇,希望它们能留在衙斋内,不随着春去夏至而消失,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眷恋与留恋。
“况是剧谈同二阮,好将花事共平章。”“况是剧谈同二阮”,这里的“剧谈”指的是高谈阔论。“二阮”是指阮籍和嵇康这两位著名的文人。“好将花事共平章”,这里的“花事”指的是荼薇的盛开之事。作者在衙斋内与两位文人一同品茗赏花,畅所欲言地谈论着关于荼薇的话题,共同欣赏着荼薇的美好。“好将花事共平章”一句,表现了作者与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译文:更何况我与两位文士在衙斋一起畅所欲言地谈论着有关荼薇的话题呢?我们一同欣赏着荼薇的美丽。
注释:二阮:指晋代的阮籍和嵇康。
赏析:“况是剧谈同二阮,好将花事共平章”中的“剧谈”一词,既表示二人谈论的内容极为深刻,又表明两人讨论问题时非常认真、严谨的态度。他们在一起品茶谈天,共同品味着茶香和花香,欣赏着荼薇的美丽。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两位文人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也表达了作者与两位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答案】
辰阳署中赏荼薇
春寒犹未换春裳,漫烂花开过短墙。
未许游蜂侵艳质,却教微雨洗红妆。
衙斋凭尔留春驻,杯酒因之劝饮忙。
况是剧谈同二阮,好将花事共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