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沭恩光告老臣,归来丛桂一番春。
山中好结青莲侣,物外笑闲白发身。
云带磬声仍是旧,纱笼墨迹久弥新。
可能借我逃禅地,筇随飞锡不嫌频。

【注解】

和:和诗。上人:和尚。照乘:指侍奉。渥沭恩光:指皇帝对大臣的恩德。告老:请求退休。丛桂:桂花丛,比喻高官显爵。物外:超然物外,指隐士。笑闲:嘲笑自己清贫。云带磬声仍是旧:意指佛寺中的钟磬声仍然如故。纱笼墨迹久弥新:意指僧房中悬挂的佛像画仍然新鲜。可能:或许。借我逃禅地,筇随飞锡不嫌频:意指或许借我一块遁入佛门的土地,让我随着僧人的脚步走遍天下。筇(qiāng):竹杖。飞锡:僧人手提锡杖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与一位和尚的唱酬之作,表达了他渴望归隐、退居山林的愿望。全诗意境高远,格调清新,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充满了诗人追求自由、远离尘世纷扰的强烈愿望。

首句“和上人照乘”,直接点明主题,表示要为这位和尚作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接着第二、三两句“渥沭恩光告老臣,归来丛桂一番春”,则是对这种愿望的具体阐述。在这里,“渥沭恩光”指的是皇帝对大臣的恩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告老”则是指请求辞去官职,回归山林;“丛桂”则象征着高官显爵,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接下来第三句“山中好结青莲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山中”指的是隐居的地方,“青莲侣”则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方式,以及与朋友们一起畅谈人生、享受生活的惬意时光。

第四句“物外笑闲白发身”,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展开。在这里,“物外”指的是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纷扰;“笑闲”则是指嘲笑自己清贫;“白发身”则是指年迈衰老的身体。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饱受沧桑,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云带磬声仍是旧,纱笼墨迹久弥新”,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展开。在这里,“云带磬声仍是旧”意指佛寺中的钟磬声仍然如故,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改变;“纱笼墨迹久弥新”则是指僧房中悬挂的佛像画仍然新鲜,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佛寺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在他看来,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佛寺建筑,都值得珍惜和守护。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