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霏烟幄展山腰,中有涓涓碧涧缭。
色映空蒙云下宿,气蒸坱北翠横漂。
回风似带寒光入,反照能将暮景描。
有客留连缨可濯,归林飞鸟共相招。

【注释】

叱石八景:指庐山东林寺的八景。

色映空蒙云下宿,气蒸坱北翠横漂:色映,日光照耀,水波荡漾;气蒸,云雾弥漫,山峦苍翠。

回风似带寒光入,反照能将暮景描:回风,旋风;似带,好像带着;寒光,寒冷的光芒;反照,倒影;暮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

有客留连缨可濯,归林飞鸟共相招:有客,指游人;留连,舍不得离开;缨,古代系帽子的带子。

赏析:

此诗为咏庐山之景。首句以“天然”二字点题,接着写景。次句写庐山东林寺的八景之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涧”。涧中流水潺潺,在阳光照射下泛出碧绿的颜色。三、四两句写日落时分,阳光透过薄雾,映照在山腰上。山上的云雾缭绕,把山的一角遮住了;太阳的光辉,使山上一片葱翠的树木更加青绿。“气蒸”二句写山中的风云变化和日光照射下的影子。“气蒸”,是说山中云雾弥漫;“坱北”,是说日光从北面斜射过来;“翠”指树。这两句的意思是:风吹过,吹起云雾;日光照,把山的北面照得一片青翠。五、六两句写日落的景象。“回风”二句,是说一阵旋风从山谷中刮起,把山中的云雾卷入空中;同时反射出夕阳的红光,把天空也染红了。这里用一“寒”字,写出了风势之猛,以及山间云雾之多、之浓。

七、八两句,写游人观赏风景的情景。诗人站在山腰上的亭子里,欣赏着眼前的风光,久久不忍离去。因为这里有泉水,可以洗去衣帽上的尘土;这里山高林密,可以远眺江流。游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九、十两句,写山中动物的活动。“飞鸟”,指山中的猿猴。这些猿猴在树上跳跃着,互相招呼,仿佛在欢迎游人的到来。

不写情,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庐山的自然景物来抒发他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他在山水之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