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韶华丽,绡衣物候和。
春花催夏放,夕鸟换朝歌。
杯绿承芳草,筵红接绛河。
平生掩穷巷,情为辟疆多。
【注释】翠苑:即青华苑,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名胜。
韶华丽:指春花。
绡衣:薄纱衣服。
候和:气候温暖。
春花催夏放:春天里的花开得茂盛,夏天来了花朵就开得更加鲜艳了。
夕鸟换朝歌:晚上的鸟儿换成了早晨的鸟叫声。
杯绿:酒杯中的绿色液体。
芳草:这里指绿色的草地。
筵:宴会。
绛河:红色的河流。
情为辟疆多:用感情来开辟疆域,使国家安定繁荣。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四年(809)三月三日,于长安城西的青华官第中与友人陈羽等宴乐之作。全诗四韵,每韵一句,平仄相对,押韵规整,音调悠扬。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首联“翠苑韶华丽,绡衣候和”,描绘了春日景色。“翠苑”是青华苑,是唐代京城中的一个名胜区;“韶华”指的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丽华”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绡衣”是指薄纱制成的衣服,轻盈而柔美。“候和”则是指温暖的气候。这两句通过描述青华苑的美丽景色以及轻薄的春衣,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阳光明媚的环境中。
颔联“春花催夏放,夕鸟换朝歌”,继续描写春日美景。“春花催夏放”是指春天的花朵在夏天绽放得更加灿烂;“夕阳鸟换晨歌”则是指傍晚时分,鸟儿们唱着欢快的歌曲,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春花与夏日、夕阳与晨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颈联“杯绿承芳草,筵红接绛河”,以酒席上的景色来衬托春天的气息。“杯绿”是指酒杯中绿色的液体;“芳草”则是指绿色的草地上的野花;“筵红”是指宴会上红色的桌布或餐桌,而“绛河”则是形容河流的色彩如同红色一样鲜艳。这两句通过描绘酒席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宴会和美酒文化的崇尚和追求。
尾联“平生掩穷巷,情为辟疆多”,则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志向远大的情怀。“平生”表示诗人一生的志向和追求;“掩穷巷”则是指隐居在简陋的居所中,过着隐居的生活;“情为辟疆多”则是说用情感来开辟疆域,使祖国更加安定繁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隐居在偏僻的居所中,但依然心怀天下、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这种胸怀天下、关心国家的情怀,正是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形象。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的情怀。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