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何年植,萧森翳碧林。
琴边嵇宅满,酒畔习池深。
月与澄秋影,云来助夕阴。
长歌吾一倚,忽起凤凰心。

【注释】

绿竹:指竹林。何年植:什么时候栽种的。萧森:形容竹子郁郁葱葱,茂盛苍翠的样子。翳(yì):遮蔽。碧林:青翠的树林。嵇(jī)宅:东晋大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嵇康故居。嵇康喜欢竹林,所以这里用“琴边”指代他的住所。习池:指晋代著名隐士孙登所居之池。

酒畔:酒宴旁边。月与澄秋影:月光映照下清澈的秋天景象。清秋:秋季的景色,泛指秋景。云来助夕阴:傍晚的云彩增添了几分幽深。阴:阴暗,此处借指黄昏的余辉。

长歌吾一倚:高歌一曲,独自倚在栏杆上。一倚:一次倚靠。忽起凤凰心:忽然想起凤凰这种吉祥鸟的形象。凤凰: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赏析:

《种竹》是一首咏物诗,以咏竹为中心,通过写自己对竹林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高雅情趣的情怀。全诗四句二十字,每句五言,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首联先点出种竹林的时间和地点。“何年植”,既点明竹林种植的时间之久,又暗示着其生长之快。“萧森翳碧林”,则描绘出一幅茂密苍翠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竹林的生机勃勃。“嵇”指东晋名士嵇康,因他爱竹而得名,诗人在这里用“琴边”暗指嵇康故居,既表明了自己与竹林有缘,又流露出对这位历史名人的追思之情。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优美环境。“酒畔习池深”,不仅写出了竹林旁的习池之深广,更让人联想到那清凉的泉水在竹林间流淌的声音,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月与澄秋影,云来助夕阴”,则通过月光和云影的映衬,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则是对尾联的延伸。“长歌吾一倚,忽起凤凰心。”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一只美丽的凤凰从眼前飞过。这里的“凤凰心”既是对凤凰的象征性赞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振奋。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界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竹林画卷,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