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也林间客,高流绿酒同。
琴歌成故事,笙鹤巳遥空。
适意青山解,催人白发工。
鹿门明月在,何处觅庞公。
舅也林间客,高流绿酒同。
琴歌成故事,笙鹤巳遥空。
适意青山解,催人白发工。
鹿门明月在,何处觅庞公。
译文:
舅子你如幽谷中的隐士,品一杯清酒,共饮高远之情。
琴音与歌谣编织了我们的故事,而那笙声已随风消散。
悠然自得于青山绿水之间,时光匆匆催人白发苍苍。
唯有那鹿门山的明月依旧,但又有谁能寻觅到那位庞公呢?
赏析:
黄省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舅也林间客”描绘了表弟王曰俞作为山林中的隐士般的存在,形象地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高流绿酒同”又体现了两人之间平等、真挚的交流和深厚的情谊。
诗中的“琴歌成故事,笙鹤巳遥空”透露出一种哀愁与不舍,象征着过去美好时光的消逝以及友情的变迁。诗人通过对音乐、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间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
最后两句“适意青山解,催人白发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岁月不饶人,白发渐渐爬上了诗人的发梢,这既是对生活无常的自然感叹,也是对人生老去的深深忧虑。
诗末的“鹿门明月在,何处觅庞公”以问句结束,既是一种反诘,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寻求知己的写照。他希望寻找一个像庞公那样能与他心灵相通的人,共同欣赏明月,共享宁静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是黄省曾对其表弟王曰俞的深情回忆,同时也是对人生短暂和友情长存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细腻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凝炼,充分显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