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在芳年,如花不解怜。
□成王仲节,机进乐羊诠。
缉毙缝征服,餔麋馈读筵。
如逢光禄者,女史必书贤。
【注释】
嗟尔在芳年:你处在美好的年华。
□成:成就。王仲节、乐羊诠:指东汉末年名臣王允与吕布的养子王异。
缉毙(bì):缝制。
餔(xiāo):用谷物、肉类等食物招待。
餔麋(méi):用麋鹿肉做菜。
光禄:汉代官名,光禄勋的省称。
女史:古代女官,掌记事。贤:有德行。
赏析:
此诗是杜甫怀念室人苏氏的一组五言绝句,通过赞美室人苏氏的德操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嗟尔在芳年”,感叹室人苏氏正值青春年华,美好时光却遭遇不测。
“如花不解怜”,喻指室人苏氏如同盛开的花朵,却未能得到欣赏和关爱。
“□成王仲节”,指王仲节(即王允)和王异(即王异),都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他们以忠贞为国之大义,为后世所敬仰。
“机进乐羊诠”,则是指乐羊,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担任过乐安太守、冀州刺史等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最终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缉毙缝征服”,指的是缉捕罪犯后将其处死,以示惩罚之意。而“餔麋馈读筵”,则是指用美味佳肴招待读书人,表示尊敬和重视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司法公正的向往和对读书人的尊重之情。
“如逢光禄者”,则是说如果遇到像光武帝那样英明的君主治理下的国家,那么女性官员也一定会成为贤良淑德之人。这里暗讽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这首诗通过对室人苏氏的赞美和对司法公正的向往,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于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同时,它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